本报讯(通讯员 罗银昌) 7月11日,中南大学与云南药科院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楚雄市揭牌。
据了解,楚雄高新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迅速,还具有独特的彝药资源禀赋。中南大学与云南药科院将充分发挥各自的科研实力和学科优势,积极引导优质科研成果优先在楚雄高新区落地转化,促进高校智力资源与楚雄高新区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将依托楚雄高新区的产业基础和配套政策,创新“双导师”育人机制,让学生深度参与企业研发,聚焦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特别是彝药现代化、特色健康产品开发等关键领域,构建“校地企协同、产学研贯通”的创新转化生态。
随着基地启用,校地企三方将持续深化“人才联合培养、科研联合攻关、成果联合转化”机制,计划3年内依托基地及高新区转化平台,引进和孵化重大科技成果项目不少于5项,带动生物医药产值达150亿元,培养现场工程师2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