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书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嫏嬛撷珍

诺邓古村的书香秘境

李颖

人生漫漫,总有一抹独特的色彩,一缕迷人的芬芳,牵动灵魂的脚步。于我而言,牵引我的乡愁的是家乡古村里的一家小书苑——啊巴巴书苑。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又是怎样勾勒我的书香人生?且跟我来,听我与你慢慢道来。

啊巴巴书苑诞生于2024年,从萌生想法到落地建成,仅历时4个月。“啊巴巴”在大理方言里是一个充满惊喜与意外的感叹词,用它来命名书苑,似乎也预示着这里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文化体验。在最初工商注册时将“书院”误听成“书苑”的小插曲,书屋的定位反倒更加契合初心,暗合了这里“收藏时光,阅读光阴,传播温情”的美意。我与这个书苑的初次见面是在2025年初的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中,我跟着文旅中心的阿姐几次来到书苑中。坐在书苑一楼的圆形软地垫上,阅读着书架上的书。每一次来,每一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体会,仿佛千年盐井的故事在书中蜿蜒。

书苑的老板来自浙江,在繁华喧嚣的尘世中,为了寻觅心底那一方宁静的天地,毅然踏上了这片土地。老板为人极为热情,只要有客人登门,必定会满脸笑意地烧水煮茶,盛情款待。书苑门口那面醒目的黄墙上,写着一句特别的话:“上山不想下山的事。”这简单的话语,却折射出栖居者内心的宁静淡泊,以及对诺邓这片净土深深的眷恋与热爱。推开木制门扉,木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不仅是书籍,更是跨越时空的对话。泛黄的《诺邓村志》记录着古村千年的运盐传奇,崭新的儿童绘本里藏着星辰大海的童话。一位捐赠者在儿童绘本扉页写着:“愿这本书能让古村里的孩子看见更辽阔的世界。”这样的文字寄托着远方读者对山村孩子的美好寄望。角落的玻璃柜里,白族扎染的书签,手绘的诺邓全景明信片,以火腿为灵感的创意摆件,每一件文创都凝结着匠人巧思,将古村的意蕴以温柔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个读者。

对于村民而言,书苑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曾经的闲暇时光大家更多的是围坐在一起玩手机,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在饭后闲暇时来挑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静静阅读。《时间是良药》这本书在村里广泛传阅,书中吉本芭娜娜对理想药铺的描述,就像啊巴巴书苑对村民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卖书的地方,更是让大家进行休息、放松心灵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交流读书心得,分享生活感悟,邻里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当游客们慕名来到诺邓,啊巴巴书苑已然成为了他们行程中必打卡的一站。游览完古村美景,感受了诺邓独特而厚重的历史之后,踏入书苑,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深邃的世界。挑选几件心仪的文创产品,为这次旅行留下一份特别的纪念。书苑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诺邓文化的窗口,让他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品味到诺邓的文化底蕴。一位来自上海的作家写道:“在这里,时间不再是催促的马蹄,而是书间流淌的溪流。”临走时,他们带走的不是一张明信片,一本好书,更是一份与诺邓文化相连的羁绊。

新年前夕,我站在书苑二楼的木阳台上,窗户上“2025,新年快乐,彩色烟花……”的图案在昏黄灯光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暖。这几个字,仿佛是古村向新一年发出的诚挚邀约,让我真切地看见了诺邓古村所散发出来的新生命力。山风掠过檐角的铜铃,捎来了这个古村的新希望。啊巴巴书苑的灯光次第亮起,像散落在山间的星子,与千年盐井的火光,寻常人家的暖光,孩子们眼中的希望之光交相辉映。在这里,古老的驼铃声与山风带来的林涛声达成和鸣,泛黄的族谱与崭新的绘本共享同一缕阳光。原来文化的传承从来不是静止的丰碑,而是像诺邓河那样在时光褶皱里不断奔涌,不断生长,最终在每个人心里,生出静谧。

  • 《边走边读苏东坡》出版发行

  • 《中国抗战漫画运动研究》出版发行

  • 《大地上阳光荡漾》出版发行

  • 《汪曾祺小全集》出版发行

  • 报头

  • 《翠湖》:静水深流里的人间褶皱

  • 观庭院剧《先生来了》

  • 诺邓古村的书香秘境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