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遇见楚雄 上一版   
下一篇

​禄丰市把廉洁理念融入非遗传承

禄丰市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指导孩子们剪制莲花图案,以“莲”喻“廉”,播撒廉洁种子。本报通讯员 胡晓霞 摄

本报讯(记者 吕瑾 通讯员 陈林娇) 近年来,禄丰市纪委监委立足本土文化特色,联合文旅、教育等部门,通过剪纸刻廉、彝绣颂洁、皮影唱廉等方式,让古老技艺化身新时代“清风使者”,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廉动力”。

中村乡彝绣传承人张有芳将“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理念融入彝绣创作,以石榴籽、青莲等花纹隐喻清廉,开发“勤廉向善”“清廉齐家”等系列主题挂件、背包、鞋垫,让这些浸润廉洁因子的作品通过展销会、电商平台、文化集市等渠道,传入千家万户。

全市70余所学校开设非遗课程,在非遗技艺传承中融入廉洁教育。仁兴镇中心小学将“迷你龙狮”课程与纪律规矩意识培养结合,让孩子们在扎制骨架、编排阵型中体悟“心有规矩自成方圆”。勤丰镇北甸小学聘请竹编代表性传承人教学,带领学生在篾条交织间感悟宁折不屈的“竹之七德”,播撒清廉种子。

以“非遗融廉”为切入点,禄丰市纪委监委深挖非遗廉洁内涵,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洁文化精品,联合文旅部门编排出《家风》《二狗戒赌》等花灯小戏,通过“方言唱廉戏、俚语说廉事”形式,开展“非遗廉音进万家”巡演,让廉洁清风吹遍村村寨寨。改编的皮影戏《酒中情》,融入“慎初慎微”等元素,把“酒局莫越线”警钟演绎成群众看得懂的“光影廉洁课”。

  • ​禄丰市把廉洁理念融入非遗传承

  • 责任贯通 阵地融合 教育浸润

  • 报头

  • “红廉旅教育”有形有感

  • 非遗传承“廉”续新生

  • 左脚欢歌传播廉洁文化

  • 乡村“小舞台”宣传接地气

  • ​南华县开展系列活动涵养清风正气

  • ​楚雄市打造全方位廉洁文化矩阵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