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巧家县:“人防+技防”织密汛期安全防线

当前正值汛期,巧家县认真贯彻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通过构建“微网格”管理体系与智能监测预警网络,实现防汛工作从“人防”到“人防+技防”的升级,织密防汛减灾安全防线。

“每年汛期来临前,我们必做的‘功课’就是应急演练。”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何朝芬介绍,常态化演练持续提升群众群策群防与自救互救能力。针对今年雨水偏多的实际,巧家创新建立乡、村、组三级“微网格”,以3户至5户为单元明确网格员,确保预警信息传递与避险转移指令精准直达“最后一公里”。

每轮极端天气来袭,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每轮极端天气前,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后,及时组织气象、水务、自规等部门开展会商研判,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何朝芬说。今年以来,巧家县已根据研判及时启动应急响应1次、实施精准调度5次,通过叫应机制联动508人,组织1400余名干部下沉一线,成功转移避险20户49人。

在巧家县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室,24小时值守的工作人员正通过实时监测大屏,远程监控境内5条主干河道及71个雨量监测点的动态。这些分布全县的监测站点,构成防汛工作的“千里眼”,为精准决策提供关键支撑。

“71个雨量监测站与9个河道视频站形成智能感知网络,遇暴雨或大雨时,系统会在雨量达标后自动触发预警。”巧家县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值班人员接到预警后会第一时间上报,经会商研判后迅速采取处置措施,以科技手段让汛情监测更精准、响应更高效。

从常态化演练筑牢备战根基,到“微网格”实现管理落地;从人工巡查到智能监测,严密的组织体系与科技力量交融……各项防汛措施落地见效,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报记者 沈迅 通讯员 陈红云

  • 激活“赛事+” 点燃新引擎

  • 寻找乡土气息 体验纳西文化

  • 报头

  •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 五华区布局NFC设备打造“数字就业”新生态

  • 怎么把滇商做大做强

  • 宾川县开启智慧物流时代

  • 巧家县:“人防+技防”织密汛期安全防线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