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双江县:粮田焕发新活力

双江欣欣忙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 本报记者 李春林 摄

眼下,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坝区的水稻陆续进入收割期。在勐库镇忙那村双江欣欣忙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一台台收割机往来穿梭,金黄的稻穗瞬间脱粒成谷,田埂边很快堆起了一袋袋饱满的稻谷。合作社社员苏小东看着自家刚收完的3亩稻田,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现在我们加入合作社种谷子省心多了。种子由合作社统一提供,技术也有统一指导,收谷子时还有统一派来的机器帮忙。这比以前自己种效率高多了,我家3亩田今天不到一个小时就收完了。今年种的是新品种‘泸优臻占’,这个品种长势良好、颗粒饱满,预计产量比去年高。”苏小东开心地说。

苏小东感受到的省心,源于合作社的规范化运营和科技赋能。合作社负责人俸银明介绍,今年合作社种植的200多亩水稻,全部选用县里推广的“泸优臻占”“声农4号”“滇谷163”3个优良新品种,从育秧到防虫,全程有农技人员跟踪指导。

“现在种田越来越智能化了,从插秧到收割,机械化覆盖率能达到80%以上。就拿收割机来说,一台一天能收30多亩,比以前人工收割效率提高了10%以上。而且县里给的农机补贴、种粮补贴都落到了实处。预计今年总产比去年增加10%,现在我们种粮不仅成本降了,效率也提高了。”俸银明说道。

与此同时,沙河乡忙开村青海组的稻田里,趁着晴好天气,种植大户俸小岩邀约了10多位邻里乡亲,配合一台收割机分装稻谷。大家分工协作,或装袋、扎口,或扛着沉甸甸的粮袋快步往田边的农用车上送。机器的轰鸣声、农民的笑语声在田间回荡,充满丰收的热闹气息。

俸小岩说:“今年开春时,市里的技术人员来给我们指导、培训水稻种植技术,还提供了部分农药化肥,以及防治各种病虫害的药,并指导我们该用什么药治什么病。我家种了11亩水稻,看着今年能比往年增产1000斤以上,这有技术员指导的功劳。”

技术护航让丰收更有保障,政策托底则让农户种粮更有劲头。双江县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强化农机补贴、落实种粮补助、派遣农技人员全程指导等多重举措,为粮食增产筑牢了根基。

“今年,双江县稻谷种植面积稳定在3.25万亩。通过推广‘声农4号’‘云粳37’等优良品种,实现了提质增效。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推进,机械化覆盖率达68%以上,各项种粮补贴50多万元已落实到位,预计总产量可达1.46万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翟美英介绍。

双江县以“科技+政策”双轮驱动,让粮田焕发新活力。从优良品种推广到全程机械化作业,从农技人员精准指导到各类补贴精准落地,一系列举措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筑牢了根基。

本报记者 李春林

通讯员 张智新 苏晗

  • 双江县:粮田焕发新活力

  • 江川区:稻藕鱼一田多收

  • 永平县:稻鱼共生效益丰

  • 普洱市:良种良法促增收

  • 文山州:筑牢丰产“防护网”

  • 报头

  • 科技种粮谷满仓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