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世界云锡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云锡控股公司发明专利获美国授权——

厚植科研沃土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美国专利局的一纸授权,让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创新力再次引起行业关注。这项由云锡控股公司下属锡业分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含锡物料熔炼系统”获得了国际科研界认可,标志着向全球锡行业输送多项技术和标准的云锡控股公司在锡冶炼领域核心技术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催生剂。”云锡控股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韩守礼表示,公司将以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核心,推动锡铟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引领世界锡铟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核心技术破局“卡脖子”

获得美国专利授权“一种含锡物料熔炼系统”技术于2024年3月提交国际PCT专利申报,仅用14个月就获得美国专利授权公告,这充分证明了该技术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为云锡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云锡锡业分公司的生产车间,获得美国专利授权的熔炼系统正在高效运转。从干粉喷枪到稳压系统,每一个核心装置都由云锡自主研发,成功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的高效熔炼技术壁垒。项目负责人介绍,该系统采用自产烟尘密闭循环返炉熔炼技术,实现了每小时25吨的连续稳定喷吹,顶吹炉粗产创历史新高。与传统工艺相比,新技术使烟尘率下降2.5%,综合处理含锡物料煤耗下降3.5%(年节约用煤近2000吨),电耗下降4.09%。

今年以来,云锡控股公司科技重大专项成效明显:突破复杂多金属烟尘湿法浸出多相废料协同处理梯级沉淀回收有价元素关键技术,优化提升赤铁矿法炼锌系统,铜业分公司“冶炼提取残液中碲的高值化回收技术”项目获评第四届“云南创新创业之星”。2024年以来,云锡控股公司科研投入超过11.5亿元,同比增长78%,创历史新高;重点打造“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卓越工程师”核心骨干科技人才团队,累计引进博士43人,先后吸引省内外20余家高校院所承担参与项目研究。

创新生态涵养“科技动力”

云锡控股公司围绕锡铟行业资源、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安全,重点聚焦“生态、主体、成果、数智”四个关键词,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构建起了创新生态体系,加大涵养“科技新动力”。今年上半年,云锡控股公司投入研发经费6.04亿元,同比增长10.5%;新增授权专利57件。公司研发人员、直接生产人员薪酬同比增长明显,对2025年度科技成果等进行激励,在云锡新材料试点实施研发投入视同利润考核还原,鼓励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

碲是红外探测、光伏芯片的核心材料,为攻克高纯碲生产技术,云锡铜业分公司组建科研团队加大攻关力度,创新采用低酸转化和碱与亚硒助浸相结合的工艺,实现硒、碲浸出率超过90%。“我们白天在实验室反复实验,晚上查阅资料到深夜,用几十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记录下每一个实验数据。”该项目团队成员周先辉回忆。

这个最初只有3人的“青科小组”,经过上千次实验,最终开发出行业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湿法、短流程提取碲技术,成功产出纯度99%以上的碲产品。目前,此项技术创新已建成具备20吨硒碲渣年处理能力的中试生产线,获授权专利5件、核心发明专利2件。

“我们把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为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和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组成部分。”云锡控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云南锡铟实验室引育优质人才、推进基础研究、产出前沿成果,探索成果转化、中试运营平台创新机制,构建“科研+产业”开放机制,面向全国征集锡铟全产业链共性技术研究开放课题近70项。云锡锡化工公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文山锌铟冶炼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锡化工公司、文山锌铟冶炼公司获评第五批云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数字化转型提升质效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是云锡控股公司一直坚持的重大改革。公司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加速推动云锡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推动ERP项目业财融合优化提升,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6%,关键工序主要设备数控化率提升至77.8%。

在云锡智慧运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生产线的运行数据。云锡创新&数字化中心负责人介绍,控股公司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十个数字化项目稳步实施。

在矿山单元,大屯锡矿MES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在冶炼单元,“灯塔工厂”建设项目已完成咨询规划招标;在深加工单元,锡化工智能化工厂安全生产综合管控系统已稳定运行。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使全司关键工序主要设备数控化率提升至77.8%,为传统产业插上了智能化的翅膀。

本报记者 陈文忠 李继洪 陈晓波

  • 云锡控股公司价值创造体系质效齐优

  • 报头

  • 云锡控股公司党建发展同频共振

  •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6年上榜《财富》中国500强

  • 厚植科研沃土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 云锡华联锌铟深化产改激发产业工人新活力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