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大理州如何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
杨国宗:大理州紧密结合本地工作实际,着力从4个方面做好民营经济促进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一是全面系统学习法律,深入领会内涵精神,正确理解各项制度规定,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联合行业协会商会等,面向民营企业开展宣讲,帮助民营企业学好用好法律,维护合法权益,更好拓展发展空间,共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建立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强化工作举措,确保在法治轨道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四是依法维护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开展工作,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积极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确保将法律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
记者:大理州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杨国宗:大理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将民营经济作为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的关键支撑,通过建立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产业链精准招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驱动赋能等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截至2024年年底,全州民营经营主体达41.43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7.1%;民营企业达8.32万户,占全州企业总量的93.38%;创造增加值1145.2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稳定在57%,民营经济正逐渐成为支撑全州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尤其在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上持续发力,通过招引多家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等重点民营企业落地,带动全州民营经济持续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2024年民营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3.3%,民营工业发展呈现逐渐向好态势,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记者:大理州提出“企业是大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企业家的‘心上事’作为政府的‘上心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落实和推进?
杨国宗:近年来,大理州始终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理念,持续优化环境强服务,着力打造稳商安商的“金字招牌”。一是深入贯彻《云南省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倡导”清单(试行)》,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政商交往既有“底气”又有“底线”。二是健全完善领导挂钩民营企业机制,每年新春都开启“访企问需促发展”行动,倾听企业心声,解决实际问题。持续开展“进企业、送政策、解难题”行动,将企业“上门找服务”转变为干部“上门送服务”,推动政策直达企业,回应解决企业诉求,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今年以来,深入企业协调解决企业问题1147个。三是深入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累计走访企业156447户,纳入“推荐清单”21987户,发放贷款15523户共105.43亿元。四是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深入推进“双月茶叙”“州县市长会诊”活动,积极抓好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平台投诉办理,回应经营主体问题关切,今年大理州承办投诉件176件,办结销号145件。本报记者 秦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