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西盟县致力拓宽富民增收渠道——

业链延伸鼓起群众腰包

晨雾未散,西盟县力所乡南亢村村民娜体家的坚果林已传来锄地的“咚咚”声。她的身后,翠绿的坚果树上青果初露,树间新植的咖啡苗吐露勃勃生机。忽而一场雨不期而至,叩响坚果树叶。这场小雨让娜体想起5年前的决定——坚定选择当时力所乡推广的“坚果+咖啡”套种模式。如今,立体农业的智慧正在这片土地上绽放——上层坚果遮阴,中层咖啡孕育,双重收益让她和村里的农户有了更多收入。“以前,种玉米、稻谷要‘看天气脸色’。现在,这些‘铁杆庄稼’让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娜体说。

西盟县地处云南西南部边境,是典型山区县,人均耕地少。为高效利用有限土地资源、拓宽增收渠道,近年来,西盟县通过“坚果+咖啡”“坚果+茶叶”等套种模式,让有限耕地焕发倍增效益。全县5.3万亩澳洲坚果林正以勃勃的生机书写着转型答卷。

更令人安心的是西盟县探索构建的“村集体+农户+企业+国资”四维联农机制模式:企业包技术、保收购,农户只需专注种植。

“坚果由公司直接收购,价格变动不大,产量即是收益。”西盟天源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扎儿介绍,相比其他产业,坚果种植后顾之忧少,企业推行的“订单坚果”是种植户坚实的后盾。稳定的市场和价格,让合作社256户坚果种植户吃下了“定心丸”。

目前,西盟县本地坚果种植呈年限梯队分布,挂果面积逐年增长。据西盟县林业和草原局统计,全县现有澳洲坚果面积5.3万亩,规划到2027年总面积达10万亩。

产业链的延伸更令人振奋。在云南好仁坚果开发有限公司加工厂,崭新的烘烤机已就位,精深加工生产线正在安装。2024年,厂里两条高效的精深加工生产线建成投产,解决了过去企业以粗加工产品为主、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的难题。“西盟县独特的地理气候非常适合种植坚果。去年,我们全面开展加工,打造自有品牌,当年产值即突破2200万元,现在业务已辐射带动保山、临沧、西双版纳等地,预计今年底新生产线投产后将带动更多地区增收。”公司加工厂负责人邵前远介绍。

如今,在西盟县这片曾受地理条件桎梏的土地上,青翠的澳洲坚果树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演绎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本报记者 沈浩 通讯员 李毅

  • 高山秘境奇花绽放

  • 景洪市举办澳洲坚果文化旅游节

  • 那色峰海人猴和谐

  • 报头

  • 把企业家的“心上事”作为政府的“上心事”

  • 融合发展育出错季金果

  • 业链延伸鼓起群众腰包

  • 抗战时期滇缅公路档案文献图片展明日在昆开展

  • “三心”服务提质效 创业创新增活力

  • 红河国门歌会将于8月18日在河口启幕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