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开放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在菜市场里“过节”:买菜,总有惊喜

走出白龙路地铁站,昆明东华新迎农贸市场里,3朵胖墩墩的彩色野生菌映入眼帘,旁边矗立着一个巨大菜篮——这是东华市场为“菌子节”设立的拍照景观。

“菌子节”是东华市场与抖音平台联合打造的活动。正值吃菌旺季,市场设立了菌类专区,邀请优质商户集中展销,线上同步发起的“菌子节”话题热度攀升,目前曝光量已超过1亿次。

历史底蕴与市井气息,赋予了这座“百年滇越铁路穿过的菜市”独特的吸引力。作为昆明主城区最大的农贸市场,东华市场拥有近800户商户和上千种产品。整洁的市场里,纵横交错的道路串联起“左手咖啡右手茶”的茶市场咖啡小摊、直播的叉烧铺、画家开的豌豆粉店……这里是体验昆明本地生活的热门地标。

市场入口处的游客服务站,既方便寄存行李,又提供讲解服务。“我平均每天会接待四五组游客,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我会带着客人们一路逛市场,介绍云南特色的蔬果、小吃,偶尔也带客人采买心仪的特产。”市场志愿者吴阿姨介绍。

“菌子节”并不是东华市场的第一个节日。2024年5月,璞玉书店联合东华市场举办五一“书菜市场”活动,生鲜摊位与40余家书店展位并列,烟火与书香碰撞出新鲜的体验;10月,“昆明阅读生活节”展出50余种云南题材图书,让市民在买菜间隙了解云南的人文之美与生物多样性。

今年“五一”,书店和市场再度联手,提供买菜、买书、看展的“一站式”游购体验,为市场添流量,让商户聚人气,也吸引了更多年轻群体。

活动让市场“活起来、动起来”。在菜市场里办活动,起初是有一定阻力的。“通过活动,市场商户拓宽经营视野,并让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市场的努力与尝试都是值得的。”市场负责人仵奕华说道。

如今,东华市场也更加积极地带动商户“动起来、走出去”。

今年4月,东华市场与昆明同德广场合作“花里胡哨大市场”活动,带领商户走出“家门”,到商圈出摊。

“菜市场需要文化的厚度,也需要艺术的美学,而艺术与文化恰好来源于生活。”仵奕华认为,一次活动也是市场与城市进行的一场对话。

阅读吸引爱书一族,广场舞比赛聚集中老年人气,吃花活动展现生活方式。多样的主题和形式,串联起不同人群,激发全新的互动与消费可能。

如今的东华市场,正从卖菜的地方向有温度的生活空间转型。下一步,市场计划引入即时餐饮服务:顾客挑选好新鲜食材,即可现场加工,就地享用。这样的增量服务,既方便市民,也能为游客带来别样的体验,延长其在市场的停留时长,实现“逛买吃享”的完整消费闭环。

从文旅融合到文化赋能,从商户联动到场景创新,一场场接地气的实践证明,传统菜市场不必困于柴米油盐的刻板印象。一位经常前来买菜的消费者说,东华市场里,总有新的惊喜在等待大家。

本报记者 郭瑶 韩成圆 实习生 曾香颖

  • 多国媒体人镜头里的中国故事

  • 第三届“情牵两岸·滇台同行”暨台湾网络新媒体人红河州采访活动举行

  • 菜市场“上新” 烟火气诱人

  • 在菜市场里“过节”:买菜,总有惊喜

  • 当色香味唤醒“多巴胺”:买菜,是一次逛展

  • 报头

  • 国产防护眼镜走俏东南亚市场

  • 前7月磨憨口岸进出口快件量值创新高

  • 马来西亚玻璃市州访滇代表团与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座谈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