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砚山县落实落细“1262”机制——

筑牢抵御暴雨灾害的生命防线

6月23日凌晨,一场强降雨突袭砚山县。2时许,八嘎乡凹嘎村委会上龙老村小组的雨越下越大。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杨忠禄和同事披着雨衣在村里巡查,手电筒的光束划破雨幕。当他们行至村后山脚时,发现土层有渗水迹象。“后山有水冒出来!”杨忠禄立即拨通了乡政府的电话。

此时,八嘎乡副乡长李德勇已在雨中奔波了近两小时。接到气象预警后,他便驱车穿梭在各村组之间,通过微信群、电话反复提醒各村:“立即叫醒叫应群众,有险情就及时转移!”接到杨忠禄的报告,李德勇调转车头直奔上龙老村。“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在险情发生前把人转移出来。”李德勇说。

凌晨5时,正在熟睡的上龙老村村民杨正发一家被急促的敲门声叫醒。“下大雨了,有山体滑坡危险,快跟我们走!”门外传来工作人员的呼喊。杨正发一家三口迅速起身,跟着引导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刚到安全点没几分钟,就听见后山传来轰隆声,回头一看,家门口已经塌了。”杨正发说,“多亏他们及时叫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几分钟后,上龙老村后山发生滑坡,滑坡土方量约105立方米。由于转移及时,4户10名群众全部安全避险,无一人伤亡。

6月20日至22日,砚山县遭遇强降雨过程,全县平均降雨量达134.9毫米,稼依镇落太邑站实测过程雨量达226毫米。短时间内的强降雨导致多处山体滑坡、路基垮塌、农田被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峻挑战。6月20日下午,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组织应急、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会商研判,部署防范应对措施。

6月20日23时许,阿猛镇干部挨家挨户敲开商贸街住户的门:“暴雨要来了,快转移物资!”39户43名商户连夜转移,20辆车辆被安全转移至高地。6月21日清晨6时许,稼依镇大西门村和石洞村的群众在镇村干部引导下,有序转移到安置点,32户126人先后脱离危险。江那镇干部职工凌晨3时就赶赴内涝点,50余人冒雨疏导交通,成功转移34辆受困车辆……入汛以来,砚山县有序组织转移11个村小组危险区域人员74户130人,帮助转移车辆100余辆。其中,6月2日蚌峨乡转移5户17人、6月20日阿猛镇转移39户43人、6月21日稼依镇转移32户126人、6月23日八嘎乡转移4户10人等案例,被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

砚山县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防汛“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加强会商研判,每轮强降雨前至少提前1天发布预警,确保信息第一时间直达乡村组户。今年以来,砚山县气象部门发布重要天气预报19期、预警信号184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会商11次,指挥调度乡镇16次,叫应乡镇相关负责人1213次、部门相关负责人20次。县级部门组织272人下沉,各乡镇组织1817人次开展巡查防守,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防汛格局。

雨过天晴,在砚山县各乡镇的田间地头、村组道路,干部群众清理淤泥、修复设施、排查隐患。砚山县将持续完善防汛机制,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用扎实的工作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牢暴雨中的生命防线。

本报记者 黄鹏

  • 西双版纳交警便民利民服务超市进驻加油站

  • 德宏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文山兜兰在元江首次野外移植成功

  • 绿色含量足 峡谷魅力增

  • 报头

  • 技术持续下沉 专家服务基层

  • 走出咖啡精品化之路

  • 创新壮大小黄姜产业

  • 筑牢抵御暴雨灾害的生命防线

  • 《习近平论强军兴军(四)》印发全军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