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牢记总书记嘱托 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单甲乡单甲村“自然村长”陈天云——

把嘱托担在肩上

沧源佤族自治县单甲乡单甲村的茶林里,草血竭长势正好。“自然村长”陈天云蹲在地里查看,袖口沾着泥,佤锦包上的图案磨得发亮。

见着挎竹篮的佤族大妈,陈天云笑着用学来的佤语打招呼:“玛定,怀扫迈?”(意为:大妈,吃饭了吗?)驻村两年多,这位来自临沧市临翔区的“自然村长”,已经是寨子里的“自家人了”。

建设好美丽家园,产业是根基。面对山多地少、脱贫人口占比高的单甲村,陈天云深知责任重大。面对守着3700亩茶园、万亩核桃林,却好东西卖不上价的症结,她摸清家底,锁定“短平快”的中药材产业。

破局,靠实打实的订单。遇到语言不通的情况,她抄佤语、唱山歌硬“啃”。遭遇信任不足的困难,她带着村“两委”,以村集体合作社先行流转200亩土地示范种植草血竭,并引进企业签下保底收购订单,带着村民在地里搞“以工代训”。第一年,全村仅4户跟着种,如今153户通过药材基地务工或种植增收330万元。“跟着陈姐干,踏实。”村委会副主任肖叶那说。2025年,单甲村的千亩草血竭、续断等中药材预计产值将达2000万元。

老茶园也变了样。陈天云促成茶厂与合作社升级,推动茶园有机改造、茶农规范管理双管齐下,茶叶鲜叶价格越卖越高。党员陈尼块的“撒瓦茶厂”也在陈天云的帮助下,换了产品新包装,正琢磨引进设备发展茶叶深加工。

今年驻村期满,陈天云再次申请延期。火塘边的微党课上,她捧着新编的《佤山英语歌谣》笑着说:“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红火,就是对嘱托最实在的回应。”

本报记者 李丽 李春林 赵丽槐

  • 奋笔书写幸福佤山新篇章

  • 报头

  • 把嘱托担在肩上

  • 落实“三好”嘱托持续接力见行动

  • 用实干赢得信任

  • 永和口岸:通关加速边贸旺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