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帕良村的积分超市,货架上米、油、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整齐摆放,“自然村长”肖德良正低头仔细核对一张张季度积分表。“每户几分、换了什么,这里都记得清清楚楚。”肖德良笑着说,这本“民心账”激活了全村治理。
2021年,刚来到这个边境线长1.46公里的村寨时的景象,肖德良记忆犹新:村道垃圾成堆,杂草半人高,村民对公共事务事不关己。“不能干部埋头干、群众站着看。”肖德良明白,改变需从激发内生动力开始。他与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反复商议,积分制诞生了。
“积分就像‘指挥棒’,让‘要我做’变成‘我要做’。”肖德良说。围绕党建、平安、美丽、普法、文明制定的积分标准将大小村务量化,参与巡边护碑、打扫卫生、调解纠纷等都能获得积分。起初村民观望,他就和党员带头干,挣到的积分当众兑换,用实际行动赢得村民的信任。
村道整洁了,邻里笑声多了,村民的自治热情逐渐被点燃。主动防汛巡边成了常态,村民互评卫生蔚然成风,乡风文明不断深化。指着积分表上密密麻麻的兑换记录,肖德良感慨地说:“现在大家比的是贡献,聚的是民心。守护好边关的秘诀就在这儿。”
如今,积分制已成为帕良村治理的“金钥匙”。村民口袋鼓了起来,脑袋富了起来,点滴行动汇聚成流,帕良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云南省卫生村”。
本报记者 李丽 李春林 赵丽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