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海市援滇挂职干部、盐津三中校长付宗亮——

校园焕新颜 育梦向远方

付宗亮老师与学生交流互动。 本报通讯员 艾欣 摄

走进盐津县第三中学校园,新建的塑胶跑道、标准化篮球场、校园文化长廊有序布局,教室里新装的智慧黑板、AI智慧课堂等信息化设备,让课堂交互更流畅、教学活动更丰富。“教育帮扶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双向奔赴的唤醒与鼓舞。”看着持续向好的校园,盐津三中校长付宗亮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付宗亮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2022年7月,根据东西部协作和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的需要,他从上海来到盐津县挂职县教体局副局长、盐津县第三中学校长。和他一起来到盐津三中的,还有来自上海市的3位老师、昆明市安宁中学的6位老师。

当付宗亮和帮扶团队抵达盐津三中时,看到的是陈旧的校舍、凌乱的校园环境、拥挤的学生宿舍,多媒体设备老旧,联合教研开展困难。

办学条件的改善离不开项目支持。付宗亮介绍,通过积极争取上海企业家、爱心人士及政府部门支持,3年来共筹集资金1063万元,实施了智慧黑板、AI智慧教室等32个项目。今年,在上海市政府和盐津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又投入3280万元建设1栋综合教学楼和1栋食堂。

行走至校园文化长廊前,一块块展板展示着学校办学思路和理念,一幅幅照片讲述着校园美丽蝶变的故事。付宗亮告诉记者,3年来,帮扶团队秉持立人教育的理念,推动学校在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等方面实现提升。

相比办学条件的改善,更具挑战性的是教学管理体系的重构。“学校管理既要重视人文关怀,又要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付宗亮说,经过深入调研和研讨,学校聚焦教育“三新”改革要求,制定了《盐津三中2022—2025年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完善管理制度,踏上了教育提质发展之路。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教学设计少、课堂容量少、信息技术少、整合迁移少,照本宣科多、知识串讲多、低阶互动多、单打独斗多“四少四多”问题,他制定了集体教研备课方案,帮扶团队教师带头示范,引领盐津三中教师以全新姿态投入教学。

“教学质量提升的背后,是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学生的拼搏进取。”付宗亮说,3年来,帮扶团队开展师徒结对75组、校内结对22组、跨区域“同课异构”教研102人次,举办精品示范课60余节、跨县域联合教研活动25场。

“我们的任务是帮助每一位同学全面发展,让他们将来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付宗亮介绍,盐津三中2023、2024和2025年的中、高考目标任务全部完成,被评选为云南省“组团式”教育人才带培项目校,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和教育部中期评估中,帮扶团队和被帮扶学校均被评为优秀。

“3年时间,最初感觉到很长,走过来之后又觉得很短,还有好多事情还没有做完。”在帮扶任期将满之际,付宗亮主动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申请继续留在盐津三中任教,开展第二轮为期三年的教育帮扶。在付宗亮的感染下,来自上海的另外3位老师也主动申请留下来,持续为盐津三中的提质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本报记者 沈迅

  • 变革破困局 医心暖边疆

  • 校园焕新颜 育梦向远方

  • 传好接力棒 护民享健康

  • 报头

  • 山海同心 兴边筑梦

  • 报脚

  • 育师强根基 桃李竞芬芳

  • 仁心在乡野 安康驻山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