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生 态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生物多样性项目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本报讯(记者 王璐瑶)日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植物医生生物多样性项目研讨会’”在北京联合国大楼举行。活动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北京植物医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国际机构、科研院所、企业及社区的代表齐聚一堂,集中展示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探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之道。

“2015年,我在中国科学院丽江高山植物园考察时,听纳西族老人介绍青刺果的用途,他告诉我,在大山里,植物是最好的医生。”植物医生创始人兼董事长解勇在研讨会上分享了企业投身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缘起。202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携手植物医生、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构建国际机构、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社区多方协作模式,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可持续动力。

在多方协作的基础上,项目通过激活产业动能,让保护从外部推动转向内生驱动。植物医生负责回收原料、开发产品,村民通过种植和农旅融合增收,收益又反哺到种质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中,实现自我造血、持续运转。

如今,青刺果变成面膜、石斛变成护肤精华、跳蚤草化作驱蚊液……越来越多来自云南高山的植物实现了价值转化,村民们也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旁观者”变成了“主人翁”,走出了一条扎根社区、科学赋能、商业反哺、全球共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交出共赢答卷

  • 流淌生态之美

  • 赤水河流域(镇雄段)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

  • 保山市首次发现茶果樟野生种群

  • 报头

  • 拉市海国际重要湿地迎来众多“夏候客”

  • 香格里拉温泉蛇罕见现身

  • 钳嘴鹳栖居石屏县

  • 生物多样性项目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