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开放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越南热果河口“变身”记

工人制作椰子冻。 受访者李诚供图

8月22日清晨,中越边境的河口口岸已是一片繁忙景象。

满载榴莲、火龙果、西瓜等水果的车辆正有序入场。部分以“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进口的越南水果,经海关关员现场查验、实验室检测合格后,被运往当地加工工厂投入生产。

“师傅的耳朵比仪器还准,能从敲击声里‘听’出果龄、产区,甚至能辨出食用时间。”河口福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诚站在榴莲加工区,看着两位越南师傅用棍子轻叩果壳。

李诚说,师傅的好耳力,是在一年年忙碌的榴莲季中练出来的。2014年,他的企业以泰国榴莲大宗贸易起家。2022年9月,首批越南榴莲获准入华,李诚果断决定将加工厂搬到中越边境。他们也从越南请来了榴莲敲果师。2024年8月,中越正式签订冷冻榴莲输华协议。“4天时间,就能从越南南部产区把榴莲运至车间,我们靠榴莲,抢‘鲜’市场。冻榴莲也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市场价格,不受价格波动影响。”

作为边民互市贸易综合管理部门之一,昆明海关所属河口海关针对落地加工商品实施“委托申报”“免到场查验”“直通运输”等通关便利化措施。

高效便捷的通关条件进一步激发了跨境贸易活力。据了解,河口福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已根据越南榴莲产季和国内市场需求制定了全年进口、生产计划。3月,他们主要收购越南前江产区的头茬果;6月后,则以越南邦美蜀的榴莲为主;7至8月,来自电商平台和B端企业或商家的订单激增,车间每天要处理10吨左右的鲜果。

“今年前8个月,企业车间已加工1.4万吨榴莲,制成了冻榴莲。速冻库24小时不停机,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能让果纤维保持两年左右不松散,我们也能主动掌握买卖的时机”。李诚指着出库的真空包装冻榴莲,它们将发往国内东北、华东地区的商超。

这个车间里,另一头的加工线正上演着另一种越南果子的故事。

今年4月,全国首单进口越南鲜椰深度落地加工业务在河口口岸实施。企业向边民采购的越南青椰在这里制成“易开椰”,消费者用特制的装置敲击,插根吸管就能喝到清甜椰汁。“我们是开展首单加工业务的企业。青椰长到8月熟透了,就可以把香甜的果肉做成椰子冻。目前,车间每天能生产3000个椰子冻和6000个‘易开椰’。”

采访中,李诚算了一笔账,账本的背后是一条共赢的产业链。以一个27吨的榴莲柜为例,村(社区)互助组通过委托业务代表到越南寻找货源、拼车、理货、集中申报等方式,完成一级市场(受海关监管的边民互市作业场所)结算和通关后,通过上架到二级市场(国内收购市场)向国内企业出售榴莲获得收益。借助这种边民互市贸易的方式,一车榴莲可为95名边民增加5000元左右的纯收入。

除了贸易增收之外,企业车间上百名工人中近半数是越南边民,他们通过计件结算获得稳定收入。这个临近边境线的企业,也紧密连接滇越双方,构建起“企业+社区+边民”的合作模式。

李诚说,越南的热果在河口“变身”,也让企业4个60平方米的冷库始终满满当当。国内市场旺盛的需求、海关的便利化举措、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的好政策,让企业有了更大热情投入产品研发。他们准备下个阶段上线榴莲千层生产线,也在准备推出椰子水饮料。河口的越南热果“变身”记,还在继续。

本报记者 陈晨 韩成圆

  • 风起云南 情牵山海

  • 越南热果河口“变身”记

  • 报头

  • 让中斯友谊传得更远

  • 云南在斯里兰卡开展“光明行”活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