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锋
七月的夜幕降下来,黑色笼罩着树木绵密的景迈山,空气里弥漫的都是清新的气味。在宁静中,隐隐约约可以听到一些人的声音,他们大多是慕名而来的旅行者。我们经过一天的跋涉,终于在天黑之前抵达景迈山,稍事休息后,采访团一行人摸黑走进了芒景上寨苏国文老人的家。苏国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北京观礼团西南民族代表团代表苏里亚之子。知道我们要来,老人已经早早地等候着了,见我们进来,他赶紧招呼我们坐下,并让他的孙子给我们沏了一壶他自己种植的普洱茶。
在茶香的弥漫之间,苏国文老人开始了他有条不紊地讲述,而我们的思绪也似乎瞬间回到了那个久远的时代。苏国文说,1946年,他的父亲苏里亚在他爷爷去世之后,接任为头人,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与敌人展开斗争,开启了他传奇的人生之旅。每每讲起父亲的过往,苏国文都是由衷地自豪和骄傲。他说,是时代造就了他父亲的传奇,也是父亲的人生刚好契合了那个时代,两者是相互遇上对方的。正因为这样,才有了他今天的讲述。讲到这里,苏国文安静了一会,把手指向门口的两匹高头大马。我这时才发现,苏国文家的堂屋门前,有两匹高头大马雕塑,一匹为红色,是土司府赠予爷爷的坐骑,一匹为黑色,是父亲苏里亚的骑乘。讲起爷爷、父亲苏里亚的过去,苏国文满是自豪。苏国文说:“仿佛是一场梦,感觉早已经过去,又感觉是在昨天,有时会有似梦似幻的感觉,也许这就是真实的人生。”
1947年,苏里亚开始组织民兵,参与边纵部队,并任民兵队中队长,所属人员有50多人。芒景村有布朗族、傣族、佤族、哈尼族等6个民族,是多民族聚居区。苏里亚在办公过程中使用傣族文字,为了工作的便利化,组织给苏里亚派了一位秘书周云南,协助苏里亚完成各种工作。有一次,从糯福方向过来了一支武装力量,苏里亚迅速组织力量去堵卡,僵持了很久发现对方是友方,于是赶紧迎接进门,并给友方提供粮食等物资供应。由于阻击国民党残匪行为勇猛,态度积极,苏里亚被评为了“民兵英雄”。苏国文说,他曾在2006年前后,到境外缅甸行走,当地的群众仍有人在谈及父亲苏里亚的事迹。
1950年,在李晓村等人工作下,苏里亚答应参加西南民族代表团,到北京参加一周年国庆典礼。李晓村后来对苏国文说,他父亲苏里亚的工作是比较好做的,一做就通,得到了积极响应。同时,李晓村还向苏国文透露:“作为地下工作力量,他们在他爷爷时代就已经在悄悄地开展工作,只是没有公开而已。”苏里亚工作做通以后,新的障碍来了,苏里亚的妻子开始疑虑重重,担心自己的丈夫出去了就回不来了。这时候,苏里亚的秘书周云南出来给她做工作,说要是你丈夫回不来,他就在她家打工一辈子,帮她家做各种脏活累活。前前后后,做了几次工作,一家人才同意了苏里亚的北京观礼之行。
苏里亚从景迈出发,到佛房集中,再到普洱,之后又到了石屏、昆明。越往前走,汇合在一起的代表就越多。一方面大家开始兴高采烈地交流,一方面为所到之地的地大物博所深深震撼。最后,观礼团成员在重庆登上飞机,直接飞往北京。到北京,周恩来总理首先接待了观礼团,并给每人做了一套呢绒中山装。在北京,苏里亚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他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深深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和重视。也就在北京的时候,苏里亚的心里燃起了熊熊的烈火,他暗自决定:“从此以后,要对党中央、对毛主席无限热爱、无限信仰、无限热衷,一定要带领景迈山的各族群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苏里亚去了几个月都没有消息,一家人很是着急,便让时年8岁的苏国文跑到一位先生家,请先生写了一封信寄给父亲苏里亚。但是,依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这时候,寨子里的老人说,都出去那么久了,还没有消息,按照当地的习俗,怕是得打一个卦问问吉凶,好也要有一个结果,歹也要有一个结果。老人们把簸箕挂到高高的树干上,然后选好时辰再从高处放下来,如果掉下来簸箕是正面,说明人还安然在世,如果是反面,则说明不用再等,等不到人回来了。一切准备就绪以后,老人们开始打卦了。结果,一切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落在地上的簸箕是反面在上的。顿时之间,所有的人都陷入悲伤之中。随后,村里人给苏里亚准备了棺木,把丧事给办理了,也算是一场等待之后的最终了断。
事实上,苏里亚一切安好,他随同观礼团回到普洱后,和大家一起参加了兄弟民族大会,并见证了盟誓碑的树立。之后,苏里亚到孟连土司府汇报了此行的工作,还在那里参加了一次游行活动。在活动中,来自景迈山的人看到了苏里亚,满是惊愕,以为是见到鬼了。于是,慢慢地走近,一交谈果然是苏里亚。寨子里的人都以为苏里亚死了,没想到他还好好地活着。两人先是惊讶,接着是大喜,他们的头人没有去世,他们的头人还好好地活在人世间,他们要把这个天大的好信息带回景迈山,让大家一起分享欢乐。在孟连,苏里亚准备了一些糖果、葡萄糖、眼药水以及照片,托两人带回景迈。苏里亚活着的消息,很快传遍景迈山。最高兴的人,当数苏里亚的妻子,夜夜惊恐之后,总算是欢天喜地。
第二次景迈山人再到孟连卖茶叶,也见到了苏里亚,苏里亚办完手上的要紧事,开始规划回家的行程了。经过仔细核算,苏里亚回景迈山的日子定下来了,所有人忙进忙出,以隆重的方式迎接他的归来。已经记事的苏国文说,当时,为了迎接父亲回家,鸣了九炮。这种迎接仪式,是用在特别隆重的时候,父亲回来,寨子人用了这种最隆重的方式欢迎他。苏国文说,苏里亚回来以后,休息了两天就召开了团结誓师大会,有6个民族100多人参加。苏里亚用了3句作了总结——第一句是:总有一天公路会挖到这里;第二句:将来会用“神牛”犁田犁地;第三句:白天黑夜都一样亮堂。
从北京观礼回来以后,苏里亚发自内心地决定景迈山各族群众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一心一意谋发展,把日子过好、过踏实。不久之后,苏里亚任职糯福区长,一直任到1964年。再后来,又调到澜沧县政协任副主席。1985年在去世前,苏里亚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苏里亚的言行举止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苏国文,苏国文从小就立志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经过刻苦学习和坚持不懈地努力,苏国文终于成了景迈山第一个布朗族人民教师。他在竹塘这个小地方任教了28年,从一人一校,到两人一校,再到三人一校,最后到四十多人一校,他都经历过。苏国文在竹塘小学当过校领导多年,亲手把这个学校办成优质学校。苏国文说:“父亲曾经交给我一个任务,就是要办好一所学校,让景迈山的孩子读好书,这个重任我觉得自己已经完成,对得起父亲的嘱托。”同时,苏国文还积极研究教学工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所总结的“汉拉教育研究法”曾荣获国家教学研究一等奖。
在深耕教学多年之后,凭借着丰富的教育经验,苏国文从竹塘小学调到了教育局工作,负责全县的扫盲工作。当时,摸底全县的青壮年文盲在10万人左右,面对涉及民族众多的实际,苏国文提出第一步用民族文字来扫盲,第二步用民族文字写汉文,第三步把民间实用技术加进去,取得了巨大成效。2002年苏国文被评为“全国民族教育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全国扫盲先进工作者”。他在澜沧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扫盲英雄”。他自己私下说:“这下我也和父亲一样了,是‘英雄’了,只不过他是‘民兵英雄’,我是‘扫盲英雄’而已。”
202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也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茶是景迈山的宝贝,更是世界的宝贝,早就看清了这个道理的苏国文,带领着景迈山的各族群众种茶、制茶,发展茶叶产业。他自己种植了50多亩茶园,还打造出来一款“巴朗王子”的茶叶品牌。目前,孙子已经大学毕业,也在跟着苏国文做茶叶。在做好茶叶的同时,苏国文还专注茶叶研究,出版了《芒景布朗族与茶》等多部著作。“这也算是完成父亲交给我的第二个重任,把布朗族的文化从口头上升到文字记载。”苏国文说:“发展要有传承,精神要有传承,要老老实实地做茶,带领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采访完,已是深夜时分。我起身面对中堂,看到雪白的墙上,挂着一幅字,上面写道:“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相亲相爱,和睦共处,勤奋,上进,智慧,终生为民族为党而工作而奋斗。”我们默默地读了一遍,又看了一眼苏国文老人。转身,离开了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