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走进云龙县宝丰乡大栗树村中班村民小组,大栗树茶厂的工人和当地群众正在忙着种植龙眼、荔枝等特色水果,他们相互协作,有的搬树苗、有的抬肥料、有的铲土培实、有的负责浇水,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近年来,云龙县宝丰乡大栗树茶厂与云龙县牡橼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强合作,想办法、出实招,积极探索群众增收新渠道。茶厂出资购买树苗和提供土地、合作社提供技术,组织茶厂工人和当地群众在空闲田地里种植龙眼、荔枝等特色水果,不仅有效解决了茶厂用工淡季工人的收入问题,还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
在大栗树村悟牡丹村民小组果农熊永彪家的地里,香橼树上挂满了果实。“自牡橼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我就跟着合作社务工、种植水果,目前种植香橼30多亩,挂果的有20亩左右,香橼销售收入17万元左右,加上平时在合作社打工收入,一年下来总体收入约20万元。”熊永彪一边介绍,一边指导工人们给果园除草。“看到合作社试种晚熟荔枝成功后,今年我还租了10亩土地种植晚熟荔枝。如今,不用外出打工,在家也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熊永彪说。
在海拔1700多米的云龙县牡橼种植专业合作社晚熟荔枝种植基地,荔枝树长势良好,部分已经挂果。“基地预计2028年全面进入盛果期。从荔枝树的长势和果实的品质来看,种植效果不错。”正在查看荔枝树生长情况的云龙县牡橼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熊永升介绍。
云龙县牡橼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目前合作社社员有80多户,辐射带动当地群众在中、高海拔地带种植香橼350多亩、芒果100多亩、晚熟荔枝170多亩、龙眼100多亩,优势特色水果产业初具规模,年产值达140多万元,每年支付群众务工工资四五十万元,特色水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增长新亮点。“牡橼种植专业合作社常年招工,我一直在合作社务工,每年务工收入就有三四万元,再加上家里的其他收入,每年毛收入都有七八万元。”刚刚和其他务工人员将两吨多香橼装上大货车的悟牡丹村民小组群众熊永勤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大栗树村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优势,通过党建引领合作社、基地、种植大户联合零散种植农户的方式,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枇杷、芒果、荔枝、香橼等特色水果种植产业,并在科技推广、政策扶持、拓链延链上发力,走出了一条“甜蜜”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大栗树村水果产业兴旺,村民腰包渐鼓,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本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旷宏飞 毛廷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