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廉洁文化大家谈

以廉洁文化建设夯实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根基

郭燕来 傅伊彤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现实需要。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出部署,要求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制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必须下大气力探索有效路径。

凝聚社会价值观的导向效应。廉洁文化在宏观层面具有社会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文化一经形成就会潜移默化地调节人们的思想行为,从思想认识、行为规范再到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为人们提供清晰的道德规范,使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弘扬和践行“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社会风尚。一方面,廉洁文化可以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进行正向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提高廉洁修养。另一方面,廉洁文化存在本身就会起到对腐败现象的纠偏作用,进而清除腐败文化的影响。纯净的党风政风需要整体社会环境的涵养,廉洁文化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反向促进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进而实现双向循环,共同推进社会进步发展。

优化政治生态的合法性效应。廉洁文化的合法性效应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即通过强化公职人员的道德内约,使其从“不敢腐”“不能腐”转向“不想腐”,从根本上肃清政治生态的不良之风,形成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首先,廉洁文化从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享乐主义等腐败文化划清界限,为公职人员提供明确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促使其将外在的廉洁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廉洁心理,保障公共权力运行的公正与合法。廉洁文化的价值旨归是在人们心中树立“廉洁奉公”的文化自觉,将“不想腐”转化为个体的价值追求,营造风朗气清的政治生态。其次,廉洁文化营造的良好政治生态可以增强国家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即公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可度与信服度。廉洁文化从思想观念层面促使党和政府的公职人员完成廉洁心理的转化,使其能够将廉洁文化中“清廉、为民、务实”等思想入心见行,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降低治理体系的耗损效应。廉洁文化不仅可以形成道德观念的内在约束,还可以转化为治理效能,减少“人情博弈”的非必要资源耗损。廉洁文化引起的文化心理层面的深刻变革可以重塑人们的认知方式,当“按规矩办事”成为主流,“人情成本”自然从必要支出转化为高风险行为。目前,我国反腐败斗争和廉洁文化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因此,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推崇廉洁文化,从思想上正本清源,铲除腐败文化滋生的土壤。同时,以廉洁文化滋养清正的政企关系,将政府官员从“人情应酬”中解放出来,减少政企交往的关系成本,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整体的治理效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传承红色文化的自觉效应。早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针对人民军队建设明确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工农红军要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达陕甘宁边区后,大力开展廉政建设、厉行廉洁政治,筑牢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防线。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并吸收“公而忘私”“正风反腐”等红色基因,不仅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文化支撑和价值导向,更是在传承红色文化中进一步坚定了共产党人“廉洁奉公”的理想信念。当廉洁文化逐渐深入人心,就会在党员群体中形成一种集体共识和文化认同,自觉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进而促使其能够坚守党性、纯净党风、遵守党纪,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报头

  • 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类情怀

  • 以高质量医院文化赋能健康中国建设

  • 拓宽云南城市社区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

  •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心走实 筑牢立德树人的思想根基

  • 以廉洁文化建设夯实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根基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