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用取名传承好家风

孔德淇

扶苏、邕熙、知予、清禾……日前,全国多地中小学正式开学,小学新生名单上的名字,带着传统文化的温润气息刷屏网络。

从过去的“伟强静丽”“子涵梓萱”,转向如今古典雅致、意蕴深长的名字,这场取名“画风”的转变背后,是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生动注脚,更折射出年轻一代对家风传承的全新理解——名字不是简单的身份符号,而是家风的起点,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第一份人生礼物。

“90后”父母给孩子取名时,不仅追求名字的文化味,更看重其承载的内涵。相较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类笼统的期盼,他们更倾向于将具体且贴合时代的价值观融入其中:“守拙”寄寓“抱朴守拙、踏实做事”的品格追求,“念恩”传递“知恩图报、心怀善意”的处世之道,“望舒”承载“追逐光明、自由生长”的成长祝福……

这些富含文化意蕴的名字,也是年轻父母对“何为好家风”重新思考后的实践。他们将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温良恭俭让的处世智慧,转化为看得见、记得住的人生标识。当孩子问起自己名字的含义时,父母便能顺势讲述背后的文化故事、传递价值理念,让家风在一问一答中实现自然传承。

当然,取名的核心终究是合适与真诚,只要饱含父母的爱意与期许,传递正向的价值观,便是好名字。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如何将这份心意转化为日常的言传身教,让名字里的美好期许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力量。

  • 报脚

  • 报头

  • 深耕文旅融合 做强旅居产业

  • 强国有我 青春有为

  • 心怀正道 恪守法度

  • 为高原基建写下生动一笔

  • 铭记伟大胜利 汲取奋进力量

  • 用取名传承好家风

  • 微看点

  • 别让“神童”标签成为枷锁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