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党建·专题 上一版   
下一篇

麒麟区培育“家门口”系列党建项目——

让幸福“开门可及”

龙潭社区幸福食堂。 本报通讯员 李丽 摄

智慧门禁系统。 本报通讯员 李丽 摄

本报记者 隋鑫 通讯员 徐晨冉 李丽

今年以来,曲靖市麒麟区围绕就业增收、养老托幼、安全稳定等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通过实施就业吸附、产业富民、朝夕关爱、灯火守护计划,培育“家门口”的务工车间、零工驿站、产业园、银龄家园、安心课堂、平安岗哨等“家门口”系列党建项目,持续构建完善“家门口”的发展、服务、治理体系,把优质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家门口”的产业园,让村民就近增收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沿江街道新发村福阳菌棒厂开始了菌棒生产,100余名工人有序拌料、培养、装袋、接种。这里原本是闲置的核桃乳厂,引入云南福阳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后,盘活41亩厂房、场地,建成菌棒厂和出菇棚,探索订单种植、市场收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务工人员月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

麒麟区盘活镇(街道)老旧厂房等闲置资源179项,招引锡箔纸加工厂、美甲代工厂等一批“小商”,认定“家门口的务工车间”13个,带动就业4515人。东山镇原洗煤厂“转身”为正钦电子厂,解决5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茨营镇盘活哈马寨闲置校舍,支持“90后”创业者陈重飞开办调料生产线,带动1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增收。

麒麟区充分发挥城区对接市场和劳动力的优势,区级建成数字化零工市场,在人口密集区域布局4个街道级零工驿站(市场),依托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建成148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通过人才夜市、直播带岗等形式组织招聘100余场次,解决就近就业15.69万人。

清晨的阳光掠过珠街街道的韭黄、藜蒿种植园,堡子村第二村民小组活动室旁,李竹芬等10多位农民正等待领取今天的韭黄分拣材料。该村集中整合零散闲置土地433亩,建设韭黄藜蒿种植基地,引入6家投资商,每天带动村里150多人参与分拣韭黄和藜蒿,人均月增收达1800元。

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村以“红色研学+生态农业+康养度假”产业联动为核心,将12个小院、70余间民房修缮为民宿,建成红色旅居村,避暑季一房难求。沿江街道大龙社区发挥毗邻麒麟水乡景区优势,引导本地村民将自建房改造成17家精品民宿,搭配超市、饭馆、快递代收等经营业态,村民在家里做好服务就能赚钱。

麒麟区通过推广村(社区)建大园、小组建小园、家庭建工坊等方式,探索形成庭院变客房、农家变店家、产品变商品的“新三变”,组织群众用活闲置房屋、闲置土地发展家庭工坊、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板下经济”,目前已经建成越州现代农业产业园、沿江蓝莓采摘园等21个“家门口的产业园”,推行“党组织+产业园+农户”发展模式,实体化运营27个村级公司,绑定6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276户。

“家门口”的银龄家园和托管班,服务“一老一小”

中午时分,来自成都的避暑旅居老人龚淑君和老伴正在寥廓街道龙潭社区的幸福食堂享受午餐。“在这里吃饭不用操心做饭的事情,非常舒心。”两位老人说。

白石江街道成立的江畔旅居管家服务中心,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为签约老人提供免费体检、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将5个社区幸福食堂打造成“候鸟食堂”,6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享受就餐折扣。珠街街道小河湾小学旧址建起麒麟区启智爱心学校,为113名特殊儿童点亮生活希望,配套的社区幸福食堂,每天以平价热食服务80位留守老人。

麒麟区探索“党建+旅居+医养”模式,建设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4个、老年活动中心47个、老年幸福食堂63个,通过茨营下贾家营、寥廓龙潭等样板带动建设“家门口的银龄家园”22个,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96%、95.2%;用好区镇两级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站和村级儿童之家等阵地,建设“家门口的安心课堂”20个,为1031名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慰问、生活照料、同伴互助等服务。

今年暑假,麒麟区实施“党群薪火计划”,整合机关、群团、国企等资源,在人口密集的6个点位同步开设假期托管班(示范班),带动30个村(社区)开展托管服务。托管班除了有剪纸、诗词等室内活动,还组织到消防大队、科技馆、蚕桑基地体验,课程内容丰富、有趣。

“家门口”的平安岗哨,提升群众安全感

走进麒麟区白石江街道官坡社区的社会治理中心,一块智慧大屏实时跳动着社区治理的“数字密码”。571套智慧门禁记录着1.5万次人员流动轨迹,30余个AI摄像头及烟雾感应器等设备,实现警情与火情自动识别智能预警,日均1000余条数据构建精准治理“数字底座”。

麒麟区构建党建引领、数据驱动、科技支撑、全民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各级治理主体协同联动、各类治理资源高效配置,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实现治理效能与群众幸福感双提升。

“过去监督靠腿跑,现在监督用数据跑。”麒麟区白石江街道官坡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艳玲介绍。社区通过整合智慧门禁、智慧停车、智慧手环、视频监控、AI预警等资源,建成“党建引领智慧官坡”大数据分析系统,推动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未诉先办。2025年以来,通过数据预警已化解流动人员管理、重点人员轨迹跟踪等问题100余件,90%的隐患在群众投诉前就得到妥善处置。

在精细化治理中,麒麟区因地制宜划分14个一级网格、134个二级网格、4127个三级网格,组建4127名专责网格员队伍常态化巡查。建立区党建引领指挥调度中心,建成运行综合指挥调度大数据平台,实现14个镇(街道)、134个村(社区)调度指挥平台全覆盖,依托“幸福麒麟”App、数字化执法记录仪等智慧终端,指挥中心与网格员实现“秒级联动”,实时查看网格员履职动态与现场音视频,处置效率显著提升。

麒麟区坚持发动多方力量融入基层治理,以党员、民(辅)警、网格员为骨干带动群众参与,组建了22支1300余人的护市、护商、护学、护医“义警队”,培育“好房东”“夜鹰治安观察员”等队伍,以网格为基本单元设置平安岗哨,在63个村(社区)设哨点126个、选拔哨长252名,基本形成中心城区10分钟、镇(街道)30分钟“应急响应圈”。

南宁街道瑞东社区整合6个歌舞、健身团体,组建250余人的“姐姐帮”巾帼先锋队,担当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服务员、监督员,形成有事“姐姐帮”的瑞东小微巾帼品牌;潇湘街道探索“群众多层设防、引导社区自治”的管理模式,发动经营者、环卫工人、网格员中的党员组建500余人的“夜鹰”治安观察员队伍,参与化解矛盾纠纷、消除辖区社会治安隐患,以党员带头凝聚群防群治合力守护好万家灯火。

  • 让幸福“开门可及”

  • 红心铸绿盾 守护好风光

  • 报头

  • 屏边组建党员先锋队一线攻坚

  • 淬炼硬本领 当好排头兵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