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舒倩
昆明市要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核心在发展经济,关键靠产业支撑,决定性因素在干部队伍。
自2020年起,昆明市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产业发展思维局限、政策把握不准等问题,开展连续5年的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工程,淬炼干部队伍扛重任、挑大梁的核心能力,为昆明市地区生产总值5年连跨两个千亿元台阶、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重回第一筑牢人才根基。
锚定发展需求 精准开展培训
在2025年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的现场,参加昆明市委组织部“精培优育”工程文旅产业专题培训班的干部,专程前来探寻“咖啡+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这场飘着咖啡香的能力“实战课”,正是昆明锚定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开展干部培训的生动缩影。
2020年至2021年,聚焦经贸、自贸试验区建设等8个重点领域,全市遴选351名干部参加首期专业化研修班;2021年至2022年,培训方向拓展至文旅发展、乡村振兴等11个专业,覆盖535名业务骨干;2023年,开展助推“三大经济”——提升干部产业思维和产业发展专业化能力培训班,锚定8条重点产业链,组织1126名县处级、正科级干部开展系统培训;2024年,实施春城国企干部培养“领航”“续航”“启航”三个计划,实现市属国有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1070人专业培训全覆盖;2025年,结合开展干部“精培优育”工程,打造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和应急处突、规划建设、滇池绿道、项目推进、数据赋能、招商引资“4+6”六大精品培训项目……
培训将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年龄段、具有专业背景和相关工作经历、有一定培养潜力的中青年干部组成某领域专业化能力提升班,培训周期大多设为1年,学员每月集中学习4天,并安排一至两次异地培训,通过理论教学、实地考察、返岗锻炼、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确保学深悟透、学以致用。
“我们将干部专业能力提升置于全市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当好排头兵要求,深入落实‘强省会’行动,聚焦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布局培训体系。”昆明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昆明已构建起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市县两级联动推进的一体化培训格局。5年来,围绕服务发展大局累计举办各类专业化培训班362期,培训干部超2万人次,形成覆盖全面、重点突出、梯次分明的干部培养体系。
依托实战赋能 加速学用转化
“天津通过空客项目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为我们盘活国有资产、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宝贵经验。”昆明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总监李晨晟在参加“春城国企领导领航计划”示范培训班后深有感触。
2024年,昆明市组织105名国企干部组团赴天津、深圳、合肥、厦门等地区开展“体悟实训”,学员带着课题“取经”、带着方案返程,将外地经验转化为本地改革举措。
昆明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系统性创新,以“脱产式培养+一线上历练”全方位提升干部实战本领。2023年至2024年,依托昆明经开区、安宁产业园区、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昆明高新区5个干部实训基地,从专业化能力提升班中遴选优秀年轻干部开展6个月的全脱产跟岗实训,全程导师指导、动态考核。今年的文旅产业专题培训班组织学员赴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昆明市文旅集团重点项目,从项目规划、营销推广到运营管理,开展为期3个月的实操实训。
在择优选派基础上,市委组织部对参训学员定期分析研判、跟踪培养,将专业化能力培训与“选育管用”各环节有机衔接,5年来超25%的参训干部,经过岗位实际历练和重大任务考验后获得提拔和进一步任用。
突出实干实效 推动发展提速
5年来,昆明以干部专业能力升级推动发展提质,让“关键少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工程坚持“一班一策”,通过开展助推“三大经济”专业化能力培训班,8条产业链办主任带领学员深入调研,形成包含口岸建设助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功能性花卉与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等领域的24份高质量课题报告。自贸试验区建设专业化能力研修班的学员通过培训,有力推动了202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案例和141项改革试验任务的完成。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化能力研修班的学员到暨南大学参训,把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培育、自贸试验区建设等经验“移植”到昆明。在“春城国企领导领航计划”培训中,学员拓宽盘活思路,探索资产管理智慧化和数字化监管转型,提升资产管理效能。
五年磨一剑,昆明通过“理论+实践+赋能”的立体化培养模式,有效破解干部专业能力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难题。今年,昆明继续深化实施干部“精培优育”工程,在锻造一支懂经济、懂产业、懂招商、懂金融、懂项目、懂园区的专业化干部队伍上持续用力,在锻造一支政治坚定、敢为敢闯、干事创业、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上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