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龙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举全县之力补短板、提质量、促公平,让“教育强县”的蓝图在实干中愈发清晰。
党建引领,把稳教育发展“方向盘”。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云龙提出“以战略的高度谋教育、以战术的精度抓教育”的工作思路,制定《云龙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34名县处级领导挂钩帮扶34所学校,11个乡镇党委和90个村“社区”负责人挂联学校,当好“编外校长”。将每年5月定为“县委教育月”,6月定为“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月”,专题研究教育工作,着力破解教育难题。
加大投入,筑牢办学条件“硬支撑”。举全县之力推动投资3.17亿元的云龙一中整体搬迁,诺邓镇九年制学校初中部搬迁、石门幼儿园分园建设,提供优质学位近1200个,着力破解县城入学难、入园难的问题。全面撤并10所学生人数在2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持续推动办学集约化改革,办学条件进一步实现优化和集中。
强师赋能,激活教育发展“原动力”。2025年,通过实行“封闭+集中”培训模式,316名书记、校长及骨干教师完成轮训,队伍专业素养显著提升。依托“省管校用”、高校帮扶机制,71名帮扶教师与学生扎根云龙,20名本地教师外出跟岗学习,“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让教师队伍“蓄水池”常新常活。
改革攻坚,跑出质量提升“加速度”。以改革破题,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质增效。云龙一中晋升为省一级三等高中,共招收“同济实验班”2届;2025年高考特控线上线率较往年提升3.89个百分点,本科上线率提升10个百分点。云龙二中“体育实验班”取得阶段性成效,70名体考生中32人达本科线,4人考入重点高校,为特色发展注入活力。
本报通讯员 黄忠 杨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