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花潮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树荫下的蜜糖时光

胡显秀

雷丁村的酸角树,老得让人心生敬畏。它们像一群饱经风霜却依然挺拔的智者,粗糙的树皮上刻满岁月的皱纹,盘虬的枝干书写着时光的诗行。最引人注目的那棵“酸角王”,主干粗壮如塔,树皮皲裂如龙鳞,每一道沟壑都镌刻着岁月的印记。

这棵千年古树有着说不尽的神奇:中空的树干形成天然树洞,能容三个孩童藏身;盘虬的枝干如巨蟒般向四面八方伸展,最粗的枝干要两个成人才能合抱。它的根系深扎红土,枝叶直指苍穹,见证了多少代人的生老病死,又默默收藏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

初到雷丁村,是在一个酷暑难耐的夏日。元谋坝子的阳光白得刺眼,热浪在地面上蒸腾。当我踏入村口,仿佛瞬间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浓密的树荫如同一顶巨大的绿色华盖,将灼热的阳光温柔地挡在树荫外。抬头望去,酸角树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张细密的网,阳光只能从缝隙中漏下些许碎金的光斑。一阵清风吹来,带着酸角特有的酸甜气息,让人想起儿时外婆酿的酸角蜜饯,那滋味至今仍在舌尖萦绕。

漫步村中,几乎每家院子里都矗立着几棵姿态各异的酸角树。正值收获季节,男人们架着竹梯采摘那些弯曲如月牙的褐色果实,动作轻盈得像是与树枝共舞;妇女们在树下铺开帆布,接住掉落的酸角,脸上洋溢着掩不住的笑意;孩子们在树荫下追逐嬉戏,不时捡起一颗酸角塞进嘴里,酸得挤眉弄眼,却又忍不住再尝一颗。看着这一幕,恍惚间觉得时光在这里变得缓慢而黏稠,仿佛酸角树上渗出的树脂,一点一滴地凝固成琥珀,将整个村庄温柔地包裹其中。

二十年前,雷丁村推行“古树认养”制度,每户都需认养几棵酸角树。制度推行之初,有人常嘀咕,酸角树没多大经济价值,认养没多大意思。慢慢地,酸角树的价值被重新发现——生态旅游的兴起让这些沉默的巨人焕发新生,成为村民的“绿色银行”。村委会主任带动村民办起农家乐,游客们专程来打卡千年酸角王;电商平台上,雷丁酸角糕、酸角汁成了网红特产;树下的空地摆起了咖啡座,城里人愿意花10元钱买一杯来这里慢慢享用“古树荫特调”的咖啡。在这里,无论是村民还是游客,站在那些千年古树下,都会不自觉地放轻脚步,压低声音,仿佛怕惊扰了这些沉默的智者。后来,村里又添了香树、椿树、榕树、凤凰树,家家门前建起了小花坛,但酸角树依然是无可争议的主角。它们是雷丁村的精灵,是村民心中的图腾。

如今的雷丁村,时光在酸角树下分层沉淀。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缝隙,康老太太已就着石磨碾豆,孙女举起手机记录老人舀起酸角卤水的弧线——琥珀色的浆汁坠入豆浆,在直播间里激起一阵惊叹的涟漪。她用的不是普通的卤水,而是酸角熬制的汁液。当滚烫的豆浆遇上酸角水,洁白的豆花在锅中缓缓凝结,如云朵般轻盈,带着酸角特有的清香。这味道,是雷丁村的独家记忆,是任何高级餐厅都复制不出的乡土至味。

午后,树荫下渐渐聚起三三两两的人群。老人们围坐在磨盘大的树瘤周围下棋、打牌,妇女们边做针线活边唠着家常。酸角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悠闲时光伴奏。偶尔一阵风吹过,几片黄叶打着旋儿落下,正好掉在棋盘上,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这笑声惊动了树上的鸟儿,扑棱着翅膀飞向远方,只留下几片羽毛在空中轻轻飘荡。

傍晚,酸角王下的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夕阳将树影拉得很长很长,几个老人聚在一起打扑克,不时迸出爽朗的笑声;孩童们围着树干玩游戏,脸蛋红扑扑的;年轻情侣手牵手从树下走过,女孩的发梢别着一片心形的酸角叶,像一枚自然的发卡。蜜糖般的日子,就藏在这千年的树荫下。雷丁村的酸角树,不仅撑起了一片阴凉,更撑起了一个村庄的精神家园。它们教会我们,真正的富裕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与多少生命和谐共处;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征服自然,而在于读懂自然的语言并谦卑地学习。

夜幕降临,村民们陆续回家,只有酸角树依然伫立在星光下。它们像一位位沉默的守护者,继续着已经持续了千百年的守望。而在那些温暖的农家小屋里,酸角制成的各种美食被端上餐桌,酸甜的滋味在舌尖绽放,那是时间的味道,是土地的味道,是生活的味道,更是幸福的味道。

离开雷丁村时,康老太太硬塞来的酸角糖在帆布包里沙沙作响,像是老树低语的余韵。车子驶过山梁,后视镜里的雷丁村渐渐淡成青灰色的剪影,唯有唇齿间泛起的酸甜愈发清晰——原来那些盘虬的老树,活着活着就化作大地的年轮,而这熟悉的滋味,尝着尝着就成了乡愁的味道。

  • 报头

  • 树荫下的蜜糖时光

  • 乡湖

  • 井梧摇落故园秋

  • 牛栏江—滇池补水赋

  • 花开春城

  • 郁柏松山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