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弥勒市——

电力赋能葡萄产业发展

时下,弥勒市东风农场万亩葡萄园里藤蔓交织,饱满晶莹的水晶葡萄挂满枝头,果香在风中弥漫。农户穿梭其间,正熟练地剪果、装运。

弥勒市1965年开始发展葡萄种植,凭借独特气候、土壤条件,逐步培育出夏黑、红提、水晶等优质品种,葡萄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弥勒葡萄”被认定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颗“高原明珠”身价倍增。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对电力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葡萄好不好,抽水灌溉是关键,关系到葡萄的质量与产量。”葡萄种植农户赵永宽说。

为有效保障弥勒葡萄产业发展的用电需求,近3年,南方电网云南红河弥勒供电局精准施策,在新哨及东风农场片区投入超1100万元升级电网,新装变压器24台、总容量达11050千伏安,新建中低压线路约8公里。全面深化配网自动化建设,实施5条线路联络工程,新增、移装配电自动化断路器6台,进一步优化配网线路设备布点,完善中压网架结构,片区自愈有效覆盖率从8.33%提高至66.67%,有效提升了供电可靠性。此外,新哨镇羊街社区永红小组还安装8套“云享电”农田抽水灌溉用电装置,通过扫码用电的智慧服务,让葡萄灌溉更高效便捷。

针对葡萄种植的季节性用电特点,弥勒供电局工作人员专门对区域内供电线路及设备设施开展特巡特维工作,主动深入田间了解需求,帮助农户解决用电难题。果农赵永宽说:“以前浇水靠人力,后面用柴油机,费时费力又费钱。现在电动水泵随开随用,供电局师傅还经常来指导安全用电,省钱又放心。”在充足电力加持下,去年弥勒市葡萄种植面积达10.09万亩,总产量16.62万吨、总产值超6.6亿元。

电力赋能还延伸至葡萄产业链中下游。在云南红酒庄,满载新鲜葡萄的货车驶入园区、传送带将果实送入电动压榨机、发酵桶在恒温电力系统调控下静静酝酿……酒庄设备部主任胡云波介绍:“葡萄酒酿造对电力稳定性要求极高,每年这个时候供电局都会主动上门,协助我们对配电室、发酵设备等进行安全排查,确保在酿酒黄金期电力供应不间断。”

为保障酒庄酿酒期间供电稳定,弥勒供电局主动延伸服务触角,扎实推进安全用电检查工作,全方位排查用电设备潜在安全隐患。去年,弥勒市葡萄酒加工企业共收购葡萄9300余吨,产量4085.5吨、加工产值超过1.16亿元。

从田间地头的抽水用电装置,到加工车间的智能生产线,电力已深度融入弥勒葡萄产业每个环节,为当地优质葡萄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注入源源不断动能,让优质高原特色农产品香飘万里。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褚贞娴

  • 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实现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双提升

  • “邮旅融合”绘就产业发展新画卷

  • 淡季旺销 平台爆单

  • 电商直采 价格亲民

  • 报头

  • 电力赋能葡萄产业发展

  • 温情窗口跑出惠企加速度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