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彝良 竹笋丰收富山乡

荞山镇村民收获竹笋。 本报通讯员 张琳 摄

秋雨过后,彝良县荞山镇的万亩竹林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根根鲜嫩的竹笋破土而出。一大早,荞山镇村民杨虎浪和家人背上特制的背袋,戴上手套,穿梭于竹林间寻找新笋。“早上六七点进林子,下午三点左右出林,每天大概能采200公斤鲜笋,今年我家8亩竹林的鲜笋收入预计有3万元。”杨虎浪说。

彝良县荞山镇因其独特的气候和海拔落差,竹笋资源丰富,像杨虎浪这样的采笋人在荞山镇有上百户。每年9月鲜笋上市的季节,村民们就结队进入竹山采笋,几个小时后,便能满载而归,将漫山遍野的“珍宝”兑换成实实在在的收入。

新鲜采摘的方竹笋质地柔嫩,需要尽快进行保鲜处理。出山后,采笋的人们席地而坐,一边剥笋一边拉家常。为了方便村民们售卖,竹笋收购商们直接在竹林外围的路边建起了八九个临时收购点,将刚出山的竹笋定级、打包、称重、付钱、装车。今年,荞山镇2.6万亩竹林投产1.8万亩,预计实现综合产值4500万元。

此外,彝良县还全链条布局竹产业,通过引进四川巴食川珍等精深加工企业,培育嵩源山野菜等本土企业,推出巴食川珍、8秒脆、笋念、泡椒脆笋等品牌。截至2024年底,彝良县建成笋用竹基地101万亩,投产75万亩,年产笋量达18.1万吨,实现竹产业总产值36.5亿元,覆盖农户5.5万户22.5万人。

本报记者 沈迅 通讯员 梁七尉

  • 维西 藏红花开促增收

  • 广南 茶园竞技展身手

  • 彝良 竹笋丰收富山乡

  • 交流互鉴 民心相通

  • 报头

  • 盘活资产存量 带动发展增量

  • 为400余件作品登记版权

  • 踏乐起舞 守望根脉

  • 云南玉昆战平大连英博

  • 大理州两地入选省级水文化遗产

  • 面子更靓 里子更实

  • 省残疾人体育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在昆召开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