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段晓瑞
刚过去的暑假,来自西安的王女士和朋友乘坐高铁到普洱体验了一场咖啡之旅——在思茅区南屏镇大开河村咖啡庄园,品尝不同咖啡的美妙滋味,到用咖啡渣和回收废弃物制作的冥想屋拍照打卡,感受原产地咖啡庄园的独特魅力。
从咖啡种植到加工厂再到解锁咖旅融合新玩法,大开河村党总支书记、咖啡庄园负责人华红林见证了30多年来咖啡产业的蝶变,也深刻感受到中老铁路带来的新变化。“客流量增长了数倍,咖啡豆‘坐’着高铁运出国,化肥以更低的运费运进来,越来越多的好咖啡卖出了好价钱。”华红林正筹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咖啡庄园二期项目,扩大民宿规模、建设研学基地。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3年多来,深刻改变着沿线城市的发展格局,不仅结束了普洱不通火车的历史,也进一步释放了普洱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物流、文旅等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普洱段客货运量连续3年稳步增长,运输货物品类从单一的林产品增加到目前的9个品类,物流与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宁洱货运站成为中老铁路木制品及咖啡运量最大的货运站,累计到发货物达474万吨。2024年,普洱咖啡出口增长374.5%,酵母出口36个国家和地区,产业投资连续3年较快增长。引进深圳珈钠、北京海博思创等一批优势企业到普洱投资兴业,今年二季度,6个省级开发区营业收入达100.05亿元,增长14.4%。勐康口岸增设药材进口边境口岸和进境粮食、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获国家批准,龙富口岸一期开工建设。今年二季度,普洱进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5%,普洱段累计到发旅客2047万人次,18.6万人旅居普洱。
南屏镇曼连社区党委副书记林志仙也感受到了中老铁路带来的变化。2015年开始经营民宿的她看准中老铁路开通带来的商机,果断扩建客房并增加特色餐饮服务。“客栈离普洱站仅15分钟车程,住宿游玩都十分方便,旅游旺季时入住率可达到八九成,去年收入超过30万元。”林志仙告诉记者。
中老铁路不仅激活了文旅市场,还为普洱传统产业降本增效注入新动力。在云景飞林(普洱)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成型的刨花板在生产线上依次通过,随后送到巨大扇形架上进行干燥处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中老铁路开通后,公司的纸浆铁路装卸站从昆明前移至中老铁路宁洱货运站,“公铁联运”优势显现,每年可节约物流成本约1600万元。
“聚焦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我们在加强沿线物流枢纽建设,提升通道能力的同时,优化产业园区布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变‘通道流量’为‘产业增量’。目前,列入省级三年行动计划的8个重点产业项目投资完成率达94.2%,5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普洱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刀康明介绍。
园区拔节生长、产业繁荣向上、群众日子红火,随着这条“黄金大通道”运能的不断提升,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将更加密切,这条共建共享的开放之路必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