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 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农旅融合 田园欢歌

昆明福保半岛向日葵花海吸引游客驻足拍照。 本报记者 胡妤雅 摄

砚山县“尝新节”活动现场。 本报通讯员 王思入 文鸿映 摄

腾冲市司莫拉村村民和游客共庆“新米节”。 本报通讯员 尹以涵 摄

易门县蔡营社区抓鱼活动吸引游客体验。 本报通讯员 高泽鑫 王荣珊 摄

国庆中秋假期,我省各地农旅融合的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人们在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中享受田园乐趣,感受乡村魅力。

10月3日,砚山县第七届尝新节暨“红色阿猛”农民丰收节在阿猛镇石丫口村的稻田边热闹启幕。

清晨,寨门先开“迎客礼”,悠扬的壮族山歌《楞跌骆》顺着田埂飘来,身着民族服饰的村民手捧陶碗自酿米酒,笑着拦住来客:“喝碗壮家酒,才算到地头。”一碗米酒入喉,拉开了“尝新节”的序幕。

古朴庄重的请谷魂仪式,充满对土地的感恩、对五谷丰登的祈愿。随着掌声响起,专场文艺演出登场,舞蹈《勐僚金蔻呣》、诗歌朗诵《红色阿猛》、情景剧《写给妈妈的日记》等节目轮番上演。

田园间的民俗趣味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丰收乐趣。割稻谷比赛、打谷比赛、摸鱼比赛……笑声、欢呼声交织,这里成了欢乐的海洋,凝聚起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的合力。

10月2日,腾冲市清水镇三家村司莫拉村开启了一年一度的佤族“新米节”。“新米节”是佤族人民品尝新米、欢庆丰收的日子。司莫拉村举行打新谷、舂新米、制作大米粑粑、篝火联欢晚会等活动,当地各族群众与外地游客等欢歌笑语,同享丰收的喜悦,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之歌,传承和弘扬佤族优秀文化。

10月2日至4日,由清水镇政府、腾冲至成文旅产业有限公司牵头组织,以“遇见司莫拉 创享幸福节”为主题,在司莫拉村举办木鼓舞欢快教学、图腾面绘、彩色稻田摸鱼体验、品尝佤王长桌宴等丰富多彩的“新米节”活动,展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这个假期,易门县龙泉街道蔡营社区举办“稻田趣玩·渔乐丰收”抓鱼体验活动,龙陵县龙江乡举办第九届“稻花鱼节”,宁蒗彝族自治县宁利乡以“稻田庆丰收,农旅促振兴”为主题举办稻田捕鱼活动。这些充满田园野趣的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感受乡村魅力,也是各地立足实际对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的有益探索。

本报记者 黄鹏 李建国 杨艳鹏 和茜 王剑钊

通讯员 李文雄 王思入 徐静 吉合五沙 高泽鑫 王荣珊

  • 农旅融合 田园欢歌

  • 加力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 报头

  • 文化华章绽放光彩

  • 全省假期消费市场活力足人气旺

  • 我省开展宜居城镇建设试点申报

  • 灯火添彩独龙江 假日经济增动能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