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维西:养老有温度 幸福有质感

清晨,阳光洒进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敬老院,89岁的阿旦眯着眼享受着这份暖意。她的一句“这里很舒服”,道出了岁月静好的真谛。4年前,塔城镇敬老院正式运营,如今已有7位老人在此生活。从50岁到89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每天都有人关心他们的冷暖。

不远处的维西县社会福利中心内,79岁的和才咪正扶着栏杆慢慢行走——曾经瘫痪在床的她,今年在这里完成髋关节置换手术后,重新站了起来。目前,福利中心共入住了37人,每一个人在这里都得到了平等的尊重。

“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指向一个目标——让老人们重新绽放笑容。”维西县社会福利中心福星医院院长和禹说。

这是维西养老事业40年变迁的缩影——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建的维登乡、白济汛乡供养设施即将添上180张新床。过去4年间,690户困难老人的家悄然变了模样:防滑扶手、沐浴座椅、紧急呼叫器……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让老去的时光多了份安稳。

正午时分,老年幸福食堂飘出饭菜香。自运营以来,两个投入运营的食堂就餐人数已达2.2万余人次。

在这里,创新从未停止。“公建民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医养结合”让健康守护触手可及;乡镇卫生院的绿色通道始终为老人敞开。和禹正筹划着深耕细作老年病科和临终关怀科。

令人惊喜的是,塔城镇敬老院3楼的旅居养老藏药房,今年迎来了200余位旅居客人,从江南到塞北,50岁到70岁的旅居客人在这里找到了康养的“诗和远方”。

数字背后是滚烫的民生:今年上半年,维西县为2600余位高龄老人发放补贴约87万元;2023年4月起,为800位困难老年人发放关爱金,今年上半年发放约24万元……

社会的温度更体现在细微之处:社工机构的工作人员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手机;康恩家园里,80位留守老人有了说知心话的人;2024年以来,283位老人时常迎来温暖的探视。这里正在描绘“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幸福画卷。

本报记者 贡秋次仁 张帆 彭少杰

  • 《正义审判——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史实特展》开展

  • 首届红土地影像周系列活动举行

  • 报头

  • 非遗淬火:镇沅黑陶新生

  • 维西:养老有温度 幸福有质感

  • 元谋:深化医联体 银龄再赋能

  • 呈贡区发布《主要鲜切花流通规范》团体标准

  • 立足资源禀赋 做强优势产业

  • ​​工业向新 产业向上

  • 临沧坚果长成百亿产业

  • “喜德盛杯”山地自行车赛激情竞技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