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宾川县客运站口袋公园里,花草树木相映成趣,旅客坐在花台上休憩,老人领着孩子惬意游玩。“宾川县政府把公园建到我们身边,旅客在这里等车也不闷。”正带孙子玩耍的居民段举说。
作为第七批“国家园林县城”,宾川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科学有序推进“绿美城市”建设,以“增绿提质”为主线,围绕绿美、宜居、特色、韧性的要求,把城市闲置地、边角地等变为民生幸福空间,以建设口袋公园为主要举措,委托云南省设计院编制口袋公园布点规划与景观设计方案,按照面积灵活、空间开放、功能便民、有景有文化的原则,精准匹配群众需求。
宾川县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鹏介绍:“我们在加快推进口袋公园建设的过程中认真对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按照‘面积要灵活、空间要开放、功能要便民,有园林景观、有游憩设施、有文化主题’的原则建设公园。”截至今年10月,宾川县建成口袋公园29个,新增绿化面积19228平方米,栽植凤凰木、滇朴、芒果等乡土适生树种2350株,让市民出门就能见绿、休憩就能享景,在改善县城人居环境的同时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休息及游憩空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此外,宾川县以山水人城和谐共融为目标,构建“自然公园—郊野公园—综合公园—节点公园—口袋公园”五级公园体系,同步推进拆墙透绿、城市绿道建设等工程,28家机关单位拆除围墙1813余米,新增共享绿地6.7万余平方米;打造桑园河、梦溪河等生态景观绿道6.32公里;建成纳溪城市综合公园、明德公园等14个公园,建成区绿地率达39.22%、绿化覆盖率42.56%,人均公园面积12.11平方米,“园中建城、城中有园”的宜居格局逐步成型。
当前,宾川县正以国家园林城市复核为契机,持续推进绿美城市建设,进一步优化口袋公园布局,丰富公园文化内涵与便民设施。“我们将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加快公园和口袋公园城市建设项目。”李鹏说。本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吴松江 王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