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楚雄:老小区迎来“新管家”

“自从小区改造完,每天下楼散步就像逛公园。”见到前来回访的楚雄市纪检监察干部,和孙子一起散步的李奶奶立马笑着将大家带到小区景观带边。李奶奶所在的楚雄市鹿城镇中大街社区双和小区,曾一度无人管理。“刚改造好的健身器材,没几个月就缺胳膊少腿了。”“水管漏水、楼道感应灯不亮,都不知道找谁。”“入住时多漂亮啊,现在脏乱差。”说起居住环境,小区住户都忍不住叹气。

老旧小区换新颜,转机源于楚雄市纪委监委深入老旧小区开展的一次“跟进式”监督。去年年底,市纪委监委对全市33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展“回头看”,除详细了解项目审批、资金拨付使用、干部作风等情况外,还深入住户家中,对居民反映的问题详细摸底。

“老旧小区改造后,一直没有物业,小区管理问题突出,工作推进过程中一些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主动性不足。”紧紧扭住核心问题,市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地”联动模式,牵头建立“派驻纪检监察组+住建+街道+社区”四方联动机制,深入分析老旧小区引进物业管理的堵点难点,深挖背后的干部主动作为不够、不及时跟进处理群众咨询投诉、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向街道党工委反馈并督促整改,最终推动建立“社会化物业公司管理+原产权单位管理+业主自主管理+社区兜底管理”服务模式,“新管家”正式入驻217个老旧小区。

物业引进来,也要管得好。市纪委监委以推动物业服务管理从“有物业”向“好物业”、从“有典型”向“全面优”、从“有规模”向“高质量”跨越升级为目标,督促整治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机制不畅通等深层次问题,从制度、管理、技术、监督等方面规范物业,实现规范发展、服务提升、群众满意的良性循环,让老旧小区改造成果“看得见”“守得住”。

“现在有什么事,在业主群里一说,物业马上就回应。上次我家下水道堵了,师傅半小时就上门处理,收费也合理。”展示着手机里的物业服务群,刚下班的赵先生高兴地说,“他们还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及各种便民服务活动,感觉真的把我们的需求放在心上了。”

从垃圾丛生的犄角旮旯到风景如画的口袋公园,从“30分钟响应”的周到服务到公告栏晒出的“明白账”……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为民的努力,正化作千家万户门前的幸福底色,让老旧小区有了新家的感觉。

本报记者 杨富东 通讯员 徐天芳 米静

  • 宾川:山水人城融合 共享宜居生活

  • 林下种中药 日子节节高

  • 报头

  • 提升防灾能力 守护群众安全

  • 楚雄:老小区迎来“新管家”

  • 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保山举办

  •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庆祝成立40周年

  • 程海水位明显回升

  • 新平县启动南迁候鸟环志工作

  • 开远:强化数字调度 助力城市治理

  • 闭环管理保障食品安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