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身后就是元江县那诺乡的云海梯田。今天早上刚下过雨,雾中风景像仙境一般。”在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那诺乡的梯田半坡,返乡青年李文顺通过直播向网友介绍家乡的美景。
元江县那诺乡、羊街乡的万亩哈尼梯田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也是一部活态的农耕历史,承载着厚重的哈尼农耕文化。“保护和利用好梯田核心区,关键在于发动和引导好群众积极参与到其中来。”那诺乡党委书记金城介绍,近年来,那诺乡聚焦梯田保护性开发,将梯田的保护与开发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本地农业企业,在调优品种的同时进行梯田综合种养,增加了梯田的综合产值,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文化赋能、产业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那诺乡在不破坏原有梯田形态的前提下,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由企业承包梯田修复、种植等项目,引进新品种水稻种植。通过村集体集中流转土地,引进扶持种植大户,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分批次将已经变为旱地的梯田重新恢复为可种植水稻的水田。去年年底,那诺乡启动第一批次的梯田恢复工作,计划恢复梯田800亩,截至目前,梯田核心区已形成1400多亩连片梯田。
此外,那诺乡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山水稻,积极申报哈尼云海梯田农文旅融合项目,以梯田为核心资源,深度挖掘哈尼农耕文化内涵,将农业生产、乡村旅游与文化体验紧密结合,着力打造“梯田人家·云上那诺”农文旅新名片,依托“矻扎扎”“十月年”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吸引更多游客走进那诺,观赏梯田风光、体验哈尼文化。
站在观景台远眺,万亩梯田层层叠翠,田间劳作的农人、田中嬉戏的鱼鸭、山间点缀的哈尼寨子,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农耕画卷。随着农文旅项目的逐步落地,古老的梯田正以全新的姿态,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 杨茜 通讯员 王瑾 刘政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