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奋进文山 上一版   
下一篇

文山州以党建之力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文山三七产业园。 本报记者 张文峰 摄

本报讯(记者 黄鹏) “十四五”期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关键一招”作用,积极构建具有文山特色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筑牢思想根基,强化组织引领。文山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三轮“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和常态化的“文山大讲堂”,不断夯实党在边疆执政的思想基础。同时,实施基层党组织“扩先提中治软”行动,“先进”等次基层党组织比例从28%提升至49.7%,党的组织体系更加严密坚固。此外,深化“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等活动,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边疆越走越宽。

建强战斗堡垒,激发干部活力。持续优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履职事项清单,制定关心关爱干部措施,解决了干部子女就学、夫妻分居等难题,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实施“兴边头雁”培育工程,选派优秀村干部到福建等地挂职历练,并招聘507名高校毕业生担任基层治理专干,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同时,把党的领导贯穿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过程,推动“三必到四必访”活动常态化,及时解决群众忧心事。

践行初心使命,为民排忧解难。全域推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以村级活动场所“瘦身提质”助力基层减负增效,入选省2024年减负增效先进典型案例。办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吸纳3.97万人就近就业,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误。在边境三县建立“兴边人才集市”,组建专家服务团,下沉服务边境村,解决基层治理中人才和服务难题。

“两张清单”破题,治理效能跃升。党的二十大以来,文山州委政法委制定《村组两级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清单》和《各领域风险隐患排查责任清单》,从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入手,实现基层治理从被动到主动、从碎片到系统、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如今,基层治理重点事减少88.7%,负面事件下降81.8%,安全感满意度升至97.96%。

多元赋能减负,为基层强筋,共建幸福家园。文山州靶向“瘦身”,为基层减负。创新出台“四牌两标识”规范,摘除3761块“空心牌”“僵尸牌”,清理1524个工作群,取消259项不合理证明。同时,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划定权责“跑道”,建立责任倒查机制,确保减负长效。深化“大岗位制”改革,精简村干部队伍,提升待遇和服务效率。依托“接诉即办”平台,构建高效处置机制,办结率达99.85%。实施“名誉村长”引智工程,选聘1865名“名誉村长”和513名兼职委员,化解矛盾纠纷,引进资金,带动就业。

共建聚力,为治理提速。织密组织网,统筹5.56万名志愿者,推动“治理下放到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推广“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今年以来“吹哨”761次,部门办结率达90.93%。探索建立村级共建理事会,培育“七乡好商量”“永通大妈”等治理品牌,让群众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

  • 文山州以党建之力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 文明生根成长 幸福可感可触

  • 硕果满枝映边疆 蹄疾步稳向未来

  • 报头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