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奋进文山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山市将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发展脉络——

文明生根成长 幸福可感可触

马关县马白镇马洒村。 本报记者 张文峰 摄

今年3月,文山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份荣誉背后,是整座城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笔墨,以百姓生活为画卷,共同绘就的一幅名为“好在”的温暖图。文山市将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发展脉络,依托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好在”成为市民可观可感的日常生活。

于细微处着色 勾勒文明底色

文明起于微末,成于用心。文山市打造的6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与32个“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将服务送到市民身边,卧龙街道大以古社区便是其中一个。

走进社区的文明实践站,阅读区、理发区、休息区等空间融为一体,成为“一老一小”愿意待下来的“精神港湾”。今年暑假,百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这里,每天陪伴超过200个孩子在这里学习、游戏。

改变不只在环境,更在人心里。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彭福跃的引导下,曾经心结难解的居民,已成为定期为邻里理发的“明星”志愿者。更多居民也主动加入——清洗地垫、维护门闩、磨菜刀……他们在日常琐碎中,织就了一张社区的“暖心网”。

社区爱心食堂的墙面上,贴满居民留下的彩色便签。大家在用餐后自愿捐赠小额善款,用于帮扶社区内经济困难的老人。这一微公益机制,让普通餐食传递出社会温情。

位于大以古社区的中天名郡小区作为全市首个住宅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物业交费率和住户满意度双双突破95%。走进物业中心,一面“民情档案”墙格外醒目——谁家有老人、小孩、宠物,都被细心标注,服务也因此更加精准、有温度。

“小区是城市治理中最小的单元,也是离居民最近的地方。”文山恒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琨说,“我们把一件件小事做好,就是想让居民住得安心、踏实。”

以实践晕染 浸润万家灯火

文山市连续3年举办的“文明实践邻里节”,覆盖众多社区与小区。热闹有趣的活动精准对接百姓期盼,因此,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率提升了30个百分点。

今年国庆中秋期间,文山市开化街道永通社区的“长街宴”成了一道温馨的风景。热闹场景的背后,离不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陆永艾和她带领的志愿服务队。

早晨8点,一群身穿“永通大妈”红马甲的银发志愿者准时出现在巷弄中,守护社区安宁。这支队伍从120人壮大到286人,平均年龄超过60岁。他们推动的“社区搭子·积分超市”2.0模式,让“社区是我家”成为居民的共同行动。

“居民参与清扫、调解、陪伴老人等活动,都可获得积分兑换礼品。”陆永艾介绍,已有17家商家加入积分超市提供奖品,提升了文明氛围,也让邻里关系更近了。

在永通社区所辖的恒丰东苑小区,居民杨延红将理念化为行动。他一次次敲门沟通,动员党员带头,推动社区改造项目获80%以上居民支持。同时,他积极承担了许多不申报积分的琐事,完成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动人转变。

以文化人 润物有声

在开化街道大兴社区,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地质队小区,是文山老旧小区改造的代表作。2021年,市政府投入1000万元,以“政府出资+矿局支持+居民自筹”的方式启动改造,整个小区焕发新生。

硬件提升之外,这里也成为传播文化的实践点。“书香地质”“色采地质”“睦邻地质”三大品牌活动,让邻里之间更有温度。如今走进小区,花香混着墨香,花架整齐,书画井然,居民的精神生活丰富而自在。结合地质特色,社区寒暑假还开办“书香萤火虫”成长营,带孩子们了解文山的地层演变,认识滇东的岩石矿产。

不远处的卧龙街道文新街社区,走出一条“军旅文化+民族传承”的融合之路。8个民族共居,多元文化在这里自然交融。

一家民族刺绣工坊为社区添上亮色。在省级乡村工匠名师、文山市博雅民族用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杜坚的打理下,壮族、苗族、彝族、瑶族等民族的刺绣技艺从记忆走向生活。“刺绣不光是装饰,更能让数百人在‘家门口’有事做、有收入。”

文山学院的任晓波博士常带学生来访,他说:“希望文山长出更多这样的空间,让城市因文化更有温度。”

工坊隔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七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居民的安宁。

社区党委书记罗文华说:“我们调动各方力量,希望居民不仅住得安全幸福,也能享受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这才是真正‘好在’的日子。”

在文山这幅以“好在”为名的长卷上,每一笔都来自普通人,每一划都写着共同生活的温度。文明文山,好在日常,更好在未来。

本报记者 李彤 张文峰

  • 文山州以党建之力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 文明生根成长 幸福可感可触

  • 硕果满枝映边疆 蹄疾步稳向未来

  • 报头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