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史哲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从云岭到赣北:滇军的抗日征途

抗战胜利纪念堂。 本报记者 胡妤雅 摄

余文胜

抗战期间,云南先后组建第六十军、第五十八军和新三军,共计40余万人奔赴抗战前线,在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和中条山战役等战斗中,展现出铁血忠勇、视死如归和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

旌旗出滇:奔赴国难卫山河

1937年,卢沟桥事变,次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事变告全国同胞书》)

值此民族危亡之际,龙云受邀参加在南京召开的最高“国防会议”,随后在统一调拨下,云南省政府派遣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作为首批军队出滇抗日,他们高唱着军歌,由贵州经湖南到华东,从大西南走向抗日最前线。

次年,云南又派出新组建的五十八军由云南开赴湖北,参加武汉会战,在此期间,华中地区的两支滇军(除五十八军外,还有最早出滇抗日的六十军)改组为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以龙云兼任总司令一职(后由卢汉接替),下辖新三军、五十八军、六十军三部,总司令部设在江西。后因滇南危机,六十军由赣北调回滇南抵御滇越边境的日军威胁,留在江西的滇军主要为五十八军、新三军两部(总司令部迁往昆明,留在江西的两部,则由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副总部指挥,副总司令高荫槐行使副总部的权力)。

鏖兵赣北:浴血坚守护江西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连接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是贯彻南北的交通要道,也是西南防守的重要门户。境内的浙赣铁路、长江、赣江等水路交通,也是日军入侵华中、华南地区的重要通道。并且中国空军能够从南昌机场起飞,威胁长江航道上的日本海军。因此江西,特别是赣北地区,一直是中日双方争夺的关键区域。

江西滇军在江西战场的抗战开始于1939年。时年2月,日军多部强渡修河,3月发动南昌会战,同我南昌守军激战,守军防守多日,终因实力悬殊、伤亡过大而放弃南昌。日军攻占南昌后,进而向奉新、高安等地继续进攻,与我军多部激战在锦江北岸。在会战之初,国民政府急调第一集团军入赣作战,但当五十八军和六十军经铜鼓、修水抵达奉高一线时,南昌已经被日军攻陷,五十八军、六十军两部只能分别在潦河南岸、米峰山等地同日军对峙,阻碍其进一步的攻势。但南昌的沦陷,严重威胁了西南战局,蒋介石极为震怒,处置了以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的罗卓英等人,并令其戴罪立功,迅速收复南昌。

4月,赣北局势趋于稳定后,罗卓英旋即指挥国民党各军反攻南昌,南昌反击战就此打响。这次反击战中,第一集团军副总指挥高荫槐计划带领五十八、六十两军,向安义、奉新等地之敌发起进攻,并以一部进入南浔线、乐华等地,截断敌人后方联络。但实际上,我军虽在反攻中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受敌我战力悬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南昌反击战并未收到很好的成效,各军被迫退回战前位置防守,如五十八军守备米峰以南、高安以北等地区。

7月,为了消耗日军更多有生力量,九战区总司令薛岳令赣北一线守备部队发起秋季进攻,赣北秋季进攻战役爆发,第一集团军一八三、新十师两部分别进攻潦源山和雷王殿,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予敌以重创,但未收复两地。后日军以十万人之众,向湘北发起进攻,力图占领长沙。第一集团军受命阻击赣北援湘之敌,确保友军侧翼安全,五十八军、六十军两部在杨公圩、村前街、上富等地转进的过程中,逐步消灭了部分来犯之敌人,并且在甘坊一地歼灭其一〇六师团主力千余人,将其赶回会战开始前的地方,极大地援助了湘北友军战场。

11月末,第一集团军奉九战区令,同周边友军一起与日军对峙于锦江一线,后五十八军奉命进攻金刚岭(亦称京岗岭),与敌激战二十余日,拔除江北多个据点,为我军攻防创造了有利的局势,金刚岭之战后,五十八军、六十军两部的敌后部队,四面出击,大量破坏敌人交通联络,斩获甚佳。次年,第一集团军各部奉战区令相继调离江西(五十八军调往湘北整补,六十军因云南形势大部调回)。

1942年,日军为扩大对我国东南沿海占领区的侵略,摧毁衢州机场(杜立特执行的首次空袭东京行动,极大鼓舞了各国反法西斯的热情,但也影响了日本的战略布局),打通浙赣线,并沿铁道线两侧扩大占领区域。我五十八军驰援至江西丰城,据守白马寨、张家冲等地,同日军血战多日,伤亡惨重,但阵地依然在我军手中。后日军转向临川、崇仁等地,五十八军一部(新十师)奉令调往赣东参战,以保障赣北战场侧翼的安全。新十师在崇仁、樟树、新干等地与友军一起同日寇血战,虽伤亡颇大,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敌残部经三江口逃遁,赣东会战结束。五十八军奉令屯驻新干,新十师警备三江口,主力驻守樟树。九月,全军奉薛岳令调驻分宜、宜春整训备战。

1943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遭到重大打击,日本本土也被盟军不断轰炸,为扭转太平洋战场的失利,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局部攻势。敌三十四师团一部从南昌向新三军进犯,重点攻击奉新方向的一八三师。我军浴血奋战,虽因情报失误一度被动,但一八三师最终遵照指令节节抵抗,并于春节前后在杨公圩等地转入反攻,连续击退敌军,恢复原有阵地。同年年底,五十八军奉命驰援宁岗、遂川一线,堵截沿赣江西岸南犯之敌。代理军长鲁元督师迎战,12月8日于黄洋界等地与敌激战数日,利用有利地形围歼进攻之敌,粉碎其战略企图,并缴获大量装备。战后,五十八军移驻宁岗、遂川等地,后调往安福、永新整训。

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彻底失败,本土也遭到盟军持续不断的轰炸,南洋日军面临被切割的困境。日军为打通大陆与东南亚的联系,集结二十余万兵力发动长衡会战。五十八军由赣北驰援浏阳阻击日军,激战后转进,继而在萍乡、湘东等地尾击敌军。因长沙、衡阳相继失守,该部遂在湘赣边区开展游击作战。次年1月,敌二十七师团进占遂川后继续进犯赣州,新三军乘机于春节后收复遂川。五十八军则奉命调守太和,后回驻永新,不久移防莲花。

受降荣光:功铭青史奏凯旋

1945年上半年以来,日军在太平洋、南洋、远东等多个战场惨败,濒临崩溃。其大本营计划将中国战区西南部日军,全部北撤,妄图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土,叫嚣“一亿玉碎”,垂死挣扎。五十八军、新三军两军主力奉令在赣北等地对敌发起进攻,阻碍其撤退,8月15日前,新三军肃清锦江南岸之敌人,而五十八军也肃清了赣江东岸三江口以南的敌人。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我五十八军、新三军两部奉令分别于9月5日、9月14日在九江、南昌两地举行受降仪式,共同代表第九战区长官部,办理接受湖北武汉至安徽安庆一段长江两岸日军投降的各种事宜。至此,滇军在江西战场的抗日活动结束。

14年的艰苦抗战,中华民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外御其侮,将日军赶出了中国。滇军作为中国抗日武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奋战在各个战场上,为抗战胜利贡献云南力量。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让我们带着对英烈的敬意,把云南建设得越来越好,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永远闪耀着来自云岭大地的赤诚与担当。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 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 从云岭到赣北:滇军的抗日征途

  • 报头

  • 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

  • 苍山赤子 天下襟怀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