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官渡区以全链条模式推动经济与就业同频发展——

锚定产业促就业 精准服务保民生

跨境电商直播技能竞赛。本报通讯员 陈顺涛 摄

工人在官渡电商产业园内制作永生花。 本报通讯员 郭武辉 摄

本报记者 张雁群

2025年以来,昆明市官渡区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要求,以产业发展促就业扩容,以精准服务保民生增收,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与就业结构优化升级同频共振。上半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81.51亿元,同比增长5.8%;城镇新增就业2.7万余人,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和4.8%,就业结构逐步由传统型向技能型、创新型转变。在赛迪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及创新百强榜中,官渡区分别居第47位和第60位。

双轮驱动,就业岗位“多起来”

“过去卖花靠走街串巷,如今成为花艺师,开店月增收3万多元。”官渡区“花农”张丽芬的转变,是当地产业带动就业的生动写照。官渡区围绕数字经济、文旅康养、对外贸易等五大产业,通过项目引企、园区聚企、延链强企,推动产业发展与就业促进深度融合。

全区构建起招商引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谋划46个“两重”项目,成功引进杭州大局文化、广州派伦新能源等15家重点企业,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个,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市首位。截至目前,全区存量经营主体突破43万户,提供有效就业岗位2.1万余个。

官渡区打造了14个特色产业园区,整合招引、培训、对接、孵化全流程服务,形成就业“蓄水池”,吸引5242户企业集聚。云南(官渡)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国家级平台集聚35家人力资源企业,服务就业5.77万人次;昆明螺蛳湾数据产业园已有注册企业1192家,带动就业3100人。

劳务品牌建设同样成效显著。以“云花匠”为代表的特色品牌年培训超3万人次,孵化花艺师、直播电商人才6000余人,吸引400余名青年返乡创业,累计带动就业超10万人。

精准发力,就业工作“准起来”

“岗位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群体缺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官渡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当地针对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被征迁人员三类群体推出“量身定制”服务,推动人岗精准匹配。

面向青年群体,官渡区打造“乐业官渡”品牌,联动21所高校与园区企业“访企拓岗”,发布1878个实习见习岗位,帮助4000余名青年达成就业意向。连续3年举办“才创自贸”创新创业大赛,并拓展至新加坡、泰国,设立大学生专项赛道,吸引上千人参与。此外,建成人才公寓1000套,发放就业、租房等补贴147.5万元;推出“新技夜校”点单式课程,帮助千余名青年掌握无人机、跨境电商等实用技能。

针对占常住人口61.2%的外来务工人员,官渡区以商圈、市场为重点打造“安心就业圈”,建设智慧零工市场和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调解中心,服务覆盖3.3万户商户、10万名从业人员,欠薪案件48小时内响应,案结后同步推荐就业。来自贵州的陈发伟感慨:“以前找活靠运气,如今零工市场精准派单,还帮我们维权,心里踏实多了。”

面对被征迁人员的转型需求,官渡区通过建库、摸需、培训、拓岗四步工作法,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0场、覆盖2540人次。以福保半岛文旅项目为例,结合项目需求开展“民宿管家”“养老护理员”培训,八成学员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增长30%。

多维服务,就业环境“好起来”

“从项目审批到矛盾调解,官渡区全程服务,审批周期压缩了67%。”温德姆酒店项目负责人表示,项目运营后将创造200余个岗位,年营收预计达5000万元。

官渡区坚持让企业“扎根发展”、让劳动者“干顺留下”。一方面,做优“官小服”政务服务品牌,开展“千名干部联万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237个,推动200余家企业获贷4.23亿元,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4家、“四上”企业存量达1032户,新增就业岗位超千个;另一方面,补齐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短板。今年以来,官渡区推进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省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建设,扩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推出“惠才卡”,提供25项专项服务。同时,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开展直播带岗、网络招聘28场,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人员371人;劳动纠纷15日内极速办结,权益投诉处理满意率达98.9%,切实营造公平、便捷的就业环境。

记者手记

从高校毕业生的安心落户,到外来务工者的权益保障,再到企业家的真诚点赞,官渡区以产业筑基、群体精准、服务兜底的全链条模式,既回答了“就业在哪”的发展之问,也回应了“生活好不好”的民生之盼。其背后,是发展与保障同步、就业与民生同频的系统思维,为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提供了有益借鉴。

  • 云南驿镇魁阁戏台盼修复

  • 锚定产业促就业 精准服务保民生

  • 报头

  • 云南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 “三同步”推动信访事项化解

  • 峨山建好零工市场帮助群众就近就业

  • “村校厨房焕新”活动落地昆明

  • 西山区严家地社区打造便民驿站“暖心空间”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