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坪县,有这样一位年近花甲还奋战在矛盾调解一线的民警——华坪县公安局兴泉派出所三级高级警长严林聪。他用坚守诠释着基层公安民警的责任与担当,被群众亲切称为“金牌调解员”。
2018年,从华坪县公安局副局长岗位卸任后,严林聪主动请缨扎根基层,成为一名社区民警。2024年,他加入“一家人”专业调解小分队,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开启了新的征程。谈及为何如此选择,严林聪坦言:“张桂梅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有多年交管工作和与群众打交道的经验,想在退休前再出点力。”自此,华坪县8个乡镇61个村(社区)899个村(居)民小组,处处都留下了他奔波忙碌的身影。
基层调解工作千头万绪,每一个矛盾背后都是群众亟待解决的难题。华坪县中心镇的李家兄弟因祖宅纷争反目成仇,这场持续36年的恩怨不仅让兄弟俩身心俱疲,更成了村里的老大难问题。严林聪接手后,拿着卷尺走访测量,多次上门走访。“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解不开的结。”严林聪说,秉持这样的信念,他锲而不舍地努力,最终让李家兄弟放下成见,握手言和,多年的坚冰就此融化。
“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严警官。”这句在华坪群众中广为流传的话语,正是严林聪工作的生动写照。华坪县中心镇梭罗村9组修了18年都没打通的道路,严重制约着60多位村民的生产生活。每到芒果丰收季,村民们只能人背马驮,将芒果运到2公里外售卖,商贩也因路不通不愿进村收购,矛盾纠纷不断。面对这个“烫手山芋”,严林聪深入走访,发现土地占用问题因政策变化、果树种植、违建等因素交织,成了“死结”。他从拆除违建破局,一次次耐心普法劝说,最终打动违建户让出土地。随后,严林聪组织村民召开院坝会,从“法、理、情”出发,提出兼顾各方利益的方案。在1个月内开展4次调解,村民同意每家砍掉10棵芒果树挪地修路。就这样,这条拖延18年的“肠梗阻”终于被打通。
严林聪深知基层工作中的矛盾纠纷千头万绪,既有历史遗留的“陈年旧账”,也有发展带来的“新生痛点”;既有利益纠葛的“硬骨头”,也有情感积怨的“软钉子”。但只要群众有所盼,他就会带着一颗赤诚之心,义无反顾地奔赴下一个调解现场。
本报记者 和茜
通讯员 蔡琦 许建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