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3200多米的云龙县清水朗山,一座座风力发电机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北一侧的千亩荒山荒坡上,随处可见工人们头戴安全帽搬运设备、安装光伏组件和光伏支架的身影。漫山遍野的光伏发电板,与风力发电机和莽莽群山相映,构成了一道独特而壮观的风景。
“目前,凤代(清水朗山)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推进顺利。我们紧紧围绕全容量并网发电这一目标,倒排工期、顺排工序,机械上足、人力上足,抢晴天、战雨天,优化施工部署,科学组织施工,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速推进项目建设。”正在施工现场检查项目建设情况的凤代(清水朗山)光伏发电项目经理徐金慧介绍。
在澜沧江畔,小湾、功果桥、苗尾三大水电站相继投产发电,云龙县澜沧江段自然形成了3个高峡平湖壮观美景。由于今年澜沧江源头来水丰富,功果桥、苗尾两大水电站正满负荷运转,将澜沧江源源不断的水能转化为电能,点亮万家灯火,为云龙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苗尾·功果桥水电厂副厂长林惊奇介绍,总装机容量90万千瓦的功果桥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的苗尾水电站全部投产发电后,年平均发电量分别为41亿千瓦时、6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20万吨。目前,两大水电站已实现了“一厂两站”模式下“无人值班”运行管理,真正做到了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
近年来,云龙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一区一县”发展定位,抢抓澜沧江流域“风、光、水”互补新能源产业布局机遇,顺“水”而为、乘“风”而上、向“光”而行,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着力将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截至目前,装机90万千瓦的功果桥水电站、装机140万千瓦的苗尾水电站、装机13万千瓦的27座小水电站运行正常;装机9.9万千瓦的漕涧梁子风电场、装机9万千瓦的清水朗山风电场高效安全运行;总投资6.84亿元、规划装机12万千瓦的新松坡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总投资20.7亿元、规划装机40万千瓦的新松坡二期(酸坡树)、云顶村、凤代(清水朗山)3个光伏发电项目,以及涉及11个乡镇、装机约9.8万千瓦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正有力有序稳步推进。
下一步,云龙县将紧紧围绕“通过3年努力,到‘十四五’末建成500万千瓦绿色能源装机;通过8年努力,到‘十五五’末建成1000万千瓦绿色能源装机”的目标,注重加快澜沧江流域云龙段“风光水储一体化”产业布局,积极引进产业龙头企业参与新能源开发,重点抓好集中式光伏、集中式和分散式风电以及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全力向建设1000万千瓦绿色能源装机冲刺。
本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旷宏飞 杨伟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