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大学始终致力于开展中国边疆史地、边疆治理、边疆学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为边疆治理与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学理支撑。
云南大学将区位资源优势、学科建设优势、科学研究优势等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成效显著。该校依托一批在全国卓有声誉的学者,云南大学边疆学学科形成了年龄梯队合理、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核心群体。拥有国家教学名师、教育部“马工程”课题首席专家以及云南省级人才计划、云南大学校级人才计划等多层次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同时,聘请国内顶尖边疆研究专家担任博士生导师。校内外专家学者通过专题授课、学术工作坊、论文点评课等形式投入到人才培养中。
云南大学边疆学教学研究团队已建成《中国边疆学概论》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云南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校级“五个认同”专项思政课;立项1项国家级新文科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获得1项云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云南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立项培育支持,3项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二等奖;自编特色教材16部;出版“中国边疆研究丛书”(30余种)等。近5年,团队围绕边疆研究,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及后期项目20项,发表《历史研究》等顶刊15篇,CSSCI期刊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获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2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
科研反哺教学,高质量的科研推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2008年以来,已有300余位边疆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从云南大学走出,一大批本科生在边疆学团队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毕业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任职。
本报记者 陈怡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