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科教卫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省一院成功实施一例婴儿经皮内镜辅助下胃造瘘术——

为患儿开启生命营养新通道

“手术后,之前传统鼻饲喂养会产生的胃食管反流及吸入性肺炎再也没有发生过,孩子也长胖了1.6公斤。”11月12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病房内,患儿家属说起孩子手术后的变化欣喜不已。

9月28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消化内镜中心、麻醉科等多学科通力合作,成功实施了一例小婴儿经皮内镜辅助下胃造瘘术(PEG),为一名吞咽困难及胃食管反流严重的小婴儿开通了营养喂养的绿色通道。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省一院在喂养吞咽困难患儿的诊治水平上迈入了新台阶,也为更多需要特殊营养通道的患儿带来了福音。

省一院儿科主任医师田云粉介绍,这名患儿在孕30周+4天时在省一院顺产娩出,体重仅1290克,随后转入儿科进一步抢救治疗。由于是早产儿,患儿吞咽功能极差且不协调,伴胃食管反流,反复呼吸暂停伴吸入性肺炎,导致无法经口喂养。如何解决长期喂养困难这一难题,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经儿科团队认真评估病情,患儿有经皮内镜辅助下胃造瘘术指征,但患儿年龄小、体重低,省内尚无小婴儿胃造瘘术的先例。

术前,消化内镜中心、麻醉科、儿科组成手术团队反复论证,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及应急方案。9月28日,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医师郭强主刀手术,经穿刺点精准将胃造瘘管针穿刺入胃腔,并将胃造瘘管固定到位,手术顺利完成,整个手术过程仅约10分钟,术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

“PEG是在内镜引导下,经皮肤穿刺放置胃造瘘管,使营养液通过造瘘管直接输注到胃内。这种手术方式无需开腹,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避免反复插鼻饲管,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家庭的负担。”省一院儿科主任汤春辉解释道。

本报记者 陈怡希

  • 全省25所院校代表队比拼老年护理与保健技能

  • 强化创新驱动 深耕人才培养

  • 报头

  • 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稳步发展

  • “云粳60号”测产成果喜人

  •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

  • 中西医结合守护患者脾胃健康

  • 兰市新宠“妃宝”惊艳上市

  • 为患儿开启生命营养新通道

  • “致未来的自己”肺癌关注月活动落地春城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