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昆明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春城观察

以转型阵痛换取发展主动

官渡区等曾经比较依赖传统产业的地区,一度面临产业结构不优、增长后劲不足的困扰,主动转型、培育新动能,已经成为必须面对的课题。近年来,官渡区拿出“不怕短期阵痛、着眼长远发展”的决心推动产业升级,其中的探索路径给人启发。

转型,先要下定断腕决心。调整产业结构,难免会触及既有利益格局,短期内可能影响一些经济数据。官渡区“以新破题、以转突围、以质取胜”,这种不片面追求GDP增速、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定力值得肯定。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勇敢度过转型的阵痛期,坚决降低对房地产等传统行业的过度依赖,才能为新兴产业腾出空间、集聚资源。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正是开启转型的第一步。

升级,需要找准路子、系统推进。产业转型不是修修补补,而要通盘谋划。官渡区的做法是:一方面,紧盯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兴领域,通过精准招商、重点项目,培育新动能,比如引进特隆美储能、打造数据产业园;另一方面,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等现有产业,推动它们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同时,善于盘活闲置楼宇等存量资源,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这些都是优化产业生态的实招。

开放,能为转型注入新动力。眼下,中老铁路通车运营、昆明托管磨憨等利好,为各地打开了一道新发展大门。官渡抢抓机遇,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澜湄线混装模式”开辟跨境新通道,运营大湄公河次区域产业服务中心,正是立足区位优势、扩大开放的具体行动。这启示我们,产业转型要放在更大市场空间中谋划,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区域协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为新兴产业拓展发展空间,提升产业链韧性。

官渡区上榜2025年赛迪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双百强,并连续八年获此荣誉,是其转型升级成效的一个体现。当然,转型发展之路不会一帆风顺,现在取得的还是阶段性成果。展望“十五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关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部署,各地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借鉴成功经验,以产业链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大潮中把握主动,实现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张雁群

  • 兰花产业富民兴农

  • 破局立新 再造发展引擎

  • 报头

  • 红嘴鸥何时来去一目了然

  • 滇池度假区扎实推进防消联勤工作

  • 以转型阵痛换取发展主动

  • 劳模工匠进校园暨劳动实践成果展示启动

  • 呈贡区:筑巢引凤 托起人才“稳稳的幸福”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