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做实网格管理 筑牢防汛堤坝

——全省防汛救灾工作述评之五

“做实网格管理,这是防汛救灾的坚实基础。”近日召开的全省防汛救灾工作总结会议,进一步总结了“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的经验启示,其中,再次强调要强化网格管理、优化网格设置,更好发挥网格员“前哨”作用,做到落实到户、责任到人,打通防汛救灾工作“最后一公里”。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1262”机制落实到户到人的关键环节。2022年以来,我省各地在深化运用“1262”机制中,通过抓实网格管理、优化网格设置、强化风险排查、开展应急演练,健全完善防汛避险网格化管理机制,有效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切实筑牢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的防汛安全堤坝。

7月23日上午,威信县三桃乡斑竹村蚂蝗村民小组与岩上村民小组交界处发生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前,斑竹村党总支充分发挥网格员“前哨”作用,敏锐捕捉到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路面裂缝变大的预警信号,仅用1个多小时就组织山区分散居住的30户101名村民转移至安全地带,无人员伤亡。

此次成功避险源于防汛网格作用发挥和应急指挥调度体系的高效运行。今年汛期,昭通市深化运用“1262”机制,抓实防汛网格管理,健全雨前查预防、雨中查隐患、雨后查灾情“三查”制度和“县指挥、乡调度、村组织”避险转移指挥调度体系,有效应对29轮强降雨天气,组织受威胁区域群众成功避让22起地质灾害。

做实网格管理是健全防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我省持续完善转移避险网格化管理机制,抓实地质灾害隐患风险动态管控,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单元,推行“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模式,确保雨情汛情预报与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预警精准衔接,一旦出现险情预警,迅速以网格为单元组织受威胁区域群众转移避险。

在红河县迤萨镇勐龙村委会勐龙街村“6·09”汛情应对中,村组网格员接到气象预警信息后,全员进入应急状态,每隔半小时就巡查一次河沟水位。凌晨1时许,网格员发现水位异常,迅速组织村民转移避险。凌晨2时许,洪水来临时,受威胁区域34户134名村民已全部安全转移,无人员伤亡。

时隔三个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又遭遇台风“三连击”的严峻挑战。9月24日至10月7日,接到台风“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气象预警后,红河州认真运用“1262”机制,抓实防汛网格管理,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下沉干部17712人次至村组网格,组织受威胁群众20126人次转移避险,无人员伤亡。

优化网格设置是更好发挥网格员“前哨”作用的关键所在。我省各地以优化村组微网格为抓手,切实打通防汛救灾工作“最后一公里”。作为村组网格的中坚力量,村民小组长、防汛应急员、洪灾预警员、地灾监测员、地震响应员“一员四长”,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预警信息到户到人、高效组织转移避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8月底,受强降雨影响,陆良县南盘江西桥段突破警戒水位。危急时刻,陆良县中枢街道华侨社区将8个居民小组205户居民划分为10个片区,每个片区明确1名至2名网格员包保,高效对接县级转移安置指引开展“敲门行动”,仅1个小时就完成全员安全转移,科学设置的防汛网格有效提升了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面对今年汛期23轮强降雨考验,曲靖市组建8个市级工作组奔赴一线,下沉干部9496人次至重点乡镇,以自然村网格为单元全覆盖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一张实战化预案、一轮全覆盖培训、一场逼真化演练“四个一”工作,提升防汛网格的应急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今年,全市共开展转移避险演练10.6万人次、综合演练220次。

今年汛期,我省成功防范避让山洪、地质灾害114起。从上述成功避险案例可以看出,做实网格管理是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作用,以党建引领做实村组微网格,确保精准预报和应急响应到户到人;要加大防汛宣传、强化应急演练、干群同心织密防汛安全网,做到防范在前、临危不乱、安全高效转移避险。

本报记者 沈迅 饶勇 张雯

  • 报头

  • 习近平《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出版

  • 做实网格管理 筑牢防汛堤坝

  • 李强结束出访回到北京

  •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

  • “小网格”兜住安全“大底盘”

  • 审计整改交出年度“答卷”

  • 全国高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云南省示范宣讲活动在昆举行

  • 要闻简报

  • 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鼓励档案信息化建设

  • 云南美丽乡村户外运动嘉年华在洱源收官

  • 绘就和美边境幸福新图景

  • 2025非遗品牌推广周在大理启动

  •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在昆明召开

  • 全省统一战线全媒体行活动启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