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云芬) 记者从11月25日举行的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专场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我省红十字会系统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履行人道使命,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助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省红十字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迈上新台阶。
5年来,我省红十字会系统始终聚焦主责主业,推动核心业务能力水平实现新跃升。主动融入中国红十字会、全省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备灾体系、应急救援预案、响应机制不断建立健全;承办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区域协作机制2024年西南协作区综合演练,参加云南省“云震应急”演习,积极参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参与并圆满完成大理漾濞地震、甘肃积石山地震、西藏定日地震、镇雄山体滑坡、“摩羯”台风灾害和缅甸“3·28”地震等6次重大自然灾害救援。健全完善应急救护培训长效机制,推进拓展应急救护培训“五进”工作,固化运用“防汛防溺水救援救护培训”专项行动成果,持续开展自救互救和灾害紧急逃生避险等相关知识技能的普及培训。“十四五”期间,培训救护师资3299人,开展取证培训58.14万余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674.88万余人次。大力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与遗体捐献、无偿献血宣传动员工作,做强红十字“生命接力”“爱心相髓”“血脉相连”等品牌;推动出台了《云南省遗体捐献管理办法(试行)》《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救助金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十四五”期间,实现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入库2.43万人份,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263例;实现人体器官(遗体)捐献意愿登记14.09万余人,完成人体器官捐献334例、遗体捐献178例。
5年来,我省红十字会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锚定省委战略发展目标展现新作为。助力坚决守住新冠疫情防线;持续推进“博爱家园”建设,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滇苗助学”“天使阳光”活动,实施“关爱‘一老一小’困难家庭万人救助计划”“小而美”救助项目,与省民政厅、省卫健委、省医保局建立协作机制,开展罕见病、皮肤肿瘤等疾病救治工作。“十四五”期间,新实施“博爱家园”项目44个,投入资金2032.77万元,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覆盖困难群众248.85万人次,救助先心病和白血病患儿4537人次,实施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22个。持续开展假肢安装康复服务,受益群众4210人次。聚焦老年人多样化、差异化、多层次的需求,探索红十字老年公寓医养结合路径,推动与医疗机构合作,做好做优红十字养老业务。主动融入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缅甸、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红十字组织的交流交往合作,承接援外任务和项目。“十四五”期间,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红十字会定期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增进与周边国家的友谊,促进民心相通。
5年来,我省红十字会系统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激发事业发展新动力新活力。全面理顺管理体制,云南成为全国红十字会系统第一批实现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红十字会监事会全覆盖的省份,推动16个州(市)和129个县(市、区)红十字会明确了党委分管领导和依法换届。推动在乡镇(街道)、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积极发展红十字基层组织,健全完善红十字社区服务站、红十字救护站、博爱家园、博爱卫生院(站)等红十字基层阵地的服务功能,积极融入城乡社区治理,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十四五”期间,全省红十字会系统新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2921个,成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658支,发展会员23.6万余人,注册志愿者达6.38万余人。牢固树立现代化筹资理念,创新筹资方式,延展筹资领域,拓宽筹资渠道,打造筹资品牌,成立云南省红十字基金会,推动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可持续、依规合法的筹资工作格局,“5·8人道公益日”“久久公益节”网络筹资不断取得新突破。坚持依法治会,新修订《云南省红十字会条例》,建立健全内控、审计和监督检查各项制度,推进信息公开透明,提升红十字会公信力。“十四五”期间,省红十字会和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红十字会全部实现捐赠信息、救助流程、活动动态等核心数据信息“一网汇聚”,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持续打造公开透明的红十字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