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曲靖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绿色逐步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十四五”以来,曲靖淘汰74万吨落后产能,建成15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工厂,新能源总装机达880万千瓦、增长4倍多,规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4.9%,原铝就地精深加工率达86%以上。这些数据背后,是曲靖推动产业结构调绿、绿色制造扩面、能源结构优化的不懈努力。
作为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曲靖在推动资源高效利用上成效显著。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下降26%,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提高49.5个百分点。马龙区作为全省唯一水土保持碳汇交易试点县,首单交易成功签约,为探索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互促共赢提供了有益借鉴。
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曲靖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8%,39个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7.4%,较“十三五”末提高15.6个百分点。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镇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通过首单跨州(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交易的成功签约,曲靖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取得重要突破。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生活方式在曲靖扎根生长。傍晚的街头,新能源公交车驶过站台,出租车大多换上了绿色牌照。目前,曲靖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6万辆,是“十三五”末的13.7倍。城市公交车、出租汽车中新能源车占比分别达95.5%、60.5%。低碳生活方式更加普及,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的曲靖,绿色生活理念已深入城市肌理,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本报记者 隋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