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人民日报》: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回顾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世界主要国家都经历了从强调贸易、工业、技术到重视基础科学、源头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的发展过程。历史表明,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同时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与科技创新企业,打造一批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科学中心,涌现一批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产出一批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引领性科学成果。为此,我们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
纠偏需放大主流文化音量
《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90后、00后相当一部分人连抗美援朝这件事都不甚知之,但当《长津湖》呈现在眼前之后,他们却能用脚投票,创下中国电影票房的又一个新纪录。这些不可辩驳的例证说明了一个问题,只要主流文化产品足够过硬、足够丰富、足够刺激、足够震撼,或者更直白地说,就是足够“好玩”,就不愁压不住亚文化野蛮发展的歪风。由此就可看出当下亚文化发展纠偏这一问题的核心,不是简单地对亚文化喊杀喊打,而是要有主流文化的“硬通货”去做直面对抗,以此来吸引眼球、吸引关注度,这才是亚文化发展纠偏这场硬仗的取胜之道。否则,用偏了劲头,只会让年轻人在两相比较后,对二次元更加迷恋,而对空头的说教嗤之以鼻、敬而远之。
本报记者 余国鹏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