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科教卫生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见闻

人防技防结合 构建地质灾害预警监测体系

日前,绥江县遭遇短时强降雨突袭,会仪镇三渡村24组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加剧,居住在隐患点附近的12户居民第一时间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地上那个裂缝越来越大,预警系统的喇叭叫个不停,半个钟头的时间,大家都完成了紧急避险。”三渡村24组居民杨友芳回忆起这次避险,仍心有余悸。险情的及时发现,还得益于安装在隐患点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随着大量雨水渗入地表,这套由雨量计、裂缝计、位移计等设备组成的智能化系统实时监测到了地面裂缝以及坐标位移的变化。

当天14时37分,三渡村群测群防员滕德华收到了监测系统发来的橙色预警短信。“我一看是橙色预警,马上一边去现场核实情况,一边向村上汇报,只用了半个小时,所有分散在山上干农活的群众全部紧急转移避险了。”滕德华说,以前没有安装智能化系统,遇到大雨,他必须不间断地监测隐患点的变化情况,费时费力,有误差,这套智能系统就给群众转移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

险情迅即引起自然资源部门的警觉,地勘专家赶到现场,依托智能化监测设备严密监测雨量、坐标位移情况和地面裂缝加剧情况,实时数据的分析,让大家对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有了更加准确的预判。

“你看,这就是这个点的裂缝实时数据。5月8日,裂缝计的数值是82毫米,经过一场降雨后,现在是138毫米,两天时间上涨了60毫米左右。”绥江县地质勘察员王逍一边观察笔记本电脑上的平台数据,一边告诉记者,每一次降雨都会让裂缝计的数值急速加剧,由此可以预判,随着今后雨季的来临,这里滑坡的风险是极高的。

据介绍,目前绥江县已查明并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39处。2019年以来,绥江县累计安装了268套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天候监测预警。记者在现场看到,地质勘察技术人员正顶着烈日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这个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边坡网格是一个已经完成治理的特大滑坡体,安装在网格中的50多套自动监测设备守护着滑坡体下方9874名县城常住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即将进入雨季,和智能化监测系统一样枕戈待旦的还有全县165名群测群防员,人防+技防的双管齐下模式构建起该县地质灾害预警监测体系。目前,绥江县自然资源部门正在进一步深化人防+技防机制,加快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的应用推广,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本报记者 谢毅 通讯员 罗洪

  • 四级科研团队助屏边荔枝产业升级

  • 九大高原湖泊领跑赛“跑进”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报头

  • 我省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

  • 毒蘑菇毒素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召开

  • 《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精品集萃》正式发布

  • 云大举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优秀成果展

  • 新时代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 省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

  • 农民院士大讲堂 第二讲开讲

  • 丽江市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

  • 人防技防结合 构建地质灾害预警监测体系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