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聚焦红河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开远

倾心为民 造幸福之城

围绕“一山一湖一湿地”,开远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通讯员 陶家淇 摄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曹蔓夫

今年是开远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第二年。两年来,开远始终把“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文统领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让城市短板不断补齐、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城市精神不断涵养、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处处洋溢着文明幸福的味道。

“有您真好!您是城市的主人翁,感谢您披星戴月倾情奉献;有您真好!您是城市的建设者,为建设美丽开远添砖加瓦;有您真好!您是文明创建的共享者,感谢您扬鞭奋蹄,以点点滴滴的‘微力量’‘正能量’为文明接力”⋯⋯日前,开远市通过“美丽开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发布题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您真好》的感谢信,向全体市民表达真挚的感谢之情。

这是一次新的动员,也是一次“心”的动员。

文明创建不是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而是一项必须靠全民积极参与才能完成的民心工程,。

2021年初,开远市吹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号角。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创文氛围日渐浓厚,越来越多市民从最初的观望者变成参与者,从“要我创”变成“我要创”,形成强大合力,朝着全国文明城市这个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创建过程中,开远市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昂扬姿态、务实举措、过硬作风,打好文明创建“组合拳”,实施一系列惠民措施,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数字见证行动、数字见证变化、数字见证幸福。

绿色,成为今日开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由90.1%提升至98.3%,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

全市完成16个老旧小区和棚户区的提升改造,打造起“15分钟生活圈”,2.33万户居民受益,实现小区环境优美宜居,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惬意。

全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出台大抓营商环境工作24条举措,重点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行动,现有市场主体28995户,比2021年末净增4519户,市属国有公司主动为市场主体减免房租3600万元,全市3344名党员干部常态化深入企业走访,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通过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完成农危房改造12598户,新建改建户厕28504座,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仁者、通灵等29个村庄入选省级“美丽村庄”,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

全市5.6万名注册“文明志愿者”活跃在城乡各个角落,从疫情防控到日常交通疏导,从看望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到保护生态环境,“红马甲”们像一道红色风景线,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

一城新景,满心幸福。

“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真心想夸夸我们的党委和政府,为老百姓做了那么多实事,开远人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了。”对生活的变化,星光社区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今天的开远,文明氛围日渐浓郁,幸福的笑容绽放在每个人脸上,成为这座老工业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 小康村里的幸福事

  • 光影宣传教育 火场实操演练

  • 彩谷米喜迎丰收

  • 倾心为民 造幸福之城

  • 持续提升 建魅力之城

  • 报头

  • 红河县“三小课堂”破解农民党员教育难题

  • 石屏县拧紧惠农物流“安全阀”

  • 边境线上的“院子会”

  • 线上“码上巡” 线下“马上办”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