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营造健康有序市场环境

话题

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关乎经济发展大局,关系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3月16日,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毅率队做客“金色热线”,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

“过去一年,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推进个体工商户倍增培育计划和个转企行动,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进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企业设立登记时间缩短至0.5个工作日,接近全国的先进水平。”赵毅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省经营主体达到491.02万户,同比增长19.48%。

过去3年,受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的影响,全省个体工商户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作为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牵头部门,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针对个体工商户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个体工商户的烦心事、操心事,不断培育壮大市场经营主体。

省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牵头制定了扶持个体工商户纾难解困的工作方案,为个体工商户送出了73项真金白银的政策大礼包;同时深化政银合作,会同建行云南省分行、云南省农信社联社为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1396亿元,全省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贷款户数、信用贷款占比均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有效解决了个体工商户反映强烈的融资难、融资慢、融资烦和融资贵问题。

以“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为载体,省市场监管局送服务、办实事、促发展,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了实际困难2000余件。调研走访了15万户个体工商户,深入开展了“三进”个体工商户活动,把税费、金融支持、稳岗就业及减房租等一系列降成本、拓市场、促消费的政策措施宣传解读送到了个体工商户手上;同时,在省市场监管局官网网上办事大厅个体工商户专区,专门编制发布了《个体工商户优惠政策清单》,帮助个体工商户来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

优化营商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实际,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促进经营主体倍增。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处处长陶丽娜介绍,昆明市从去年开始制定推出《昆明市市场监管局对标先进、争创一流的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针对市场主体准入、创新发展、知识产权、市场监管以及执法等方面,提出了很详细的优化措施。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昆明市积极推行“一业一证”政策,在全省试点创新上实现“一照多址”,在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建设上推行商事确认登记方面的改革,为经营主体准入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此外,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全省市场监管部门还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做好经营主体的“管家”。

抓实重点领域监管 保障市场秩序规范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非法食品添加剂、有毒有害食品等被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市场监管部门维护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四大安全’,其中,食品和药品是首当其冲的。”省市场监管局法规处副处长缪炀说,随着央视“3·15”晚会的播出,法规处连夜作出了部署,提前进行布控和安排。

“今年‘铁拳行动’正在部署,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食品、药品等问题,不仅仅是‘铁拳行动’重拳出击的内容,也是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打击的一项主要工作。”缪炀表示,自2021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深入开展了“铁拳行动”,精准打击民生领域的违法行为,查办了一批重点案件,惩处了一批违法主体,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例,有效遏制了民生领域违法现象多发的势头,铸造了市场监管部门在民生领域执法办案的铁拳品牌。

全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充分发挥执法办案的集成效应,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查办八类违法行为的基础之上,确定了翡翠玉石网络直播违法营销、神医神药违法虚假广告、食用油掺杂掺假等13类违法行为作为查处重点,推动“铁拳行动”全面出击。“铁拳行动”实施两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757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35件,发布45个典型案例,集中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1000余吨。对于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并且受到较大行政处罚的当事人按规定还要列入严重违法的失信名单,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实施有关禁业管理措施。同时认真开展了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整治了涉企违法违规的收费,为企业减负7753万多元,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1亿元。

针对网友关心的中药饮片市场价格与医药公司售出价相差较大等留言和提问,省市场监管局价格监督检查处副处长彭磊作了耐心细致的解答。2022年,省市场监管局出台了全省哄抬价格查处执法指南,对在特殊时期替代效应很弱的一些商品,出台了相关的监管政策,对于哄抬价格、囤积居奇,或者说一些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一直保持高压的监管态势。“去年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后,全省查处了287件价格违法案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哄抬价格的。”彭磊说,这些监管工作,在维护市场秩序,特别是在市场供需失衡的早期,对平抑价格、震慑违法行为、抑制经营者无序定价、趁机涨价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加强风险隐患排查 提升市场安全水平

有网友在微信公众号上反馈,自己在超市买的土豆发芽了,希望加强监管。由于该问题发生在玉溪,节目组现场连线玉溪市市场监管部门后,玉溪市12315中心主任鲍云珊马上作出回复:“刚刚接到了消费者关于土豆发芽的投诉,根据职能职责划分,食用农产品流入市场之后,是由市场监管部门来负责进行监管的。消费者如果在超市里买到了发芽的土豆或者是其他影响正常食用的食品,都可以保留好相关的凭证向12315投诉。”平时,市场监管部门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大家菜篮子安全上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鲍云珊说:“相关工作人员会在市场上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也会认真查看票证信息,保证货源是正常渠道、合规合法的。”

过去一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扎实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的食品安全专项行动,特别是加强了食物中毒防控,全省食品安全事故同比下降,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上升至84.23%;同时全力保障了防疫药械的质量安全,巩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加强了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守住了安全的底线。

特种设备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对特种设备的监管,广大网友非常关心。“市场监管部门作为特种设备的直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是职责所在。”省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处长张戟表示,近年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围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必需的重点环节、细节或者领域,围绕事故易发多发的产品类型或者行业进行统筹谋划,对电梯、液化气瓶等特种设备进行全过程安全监管,做到闭环管理。同时强化日常、做在经常,每年针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行业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将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节目中,省市场监管局还与听众、网友互动,对下一步贯彻落实好《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服务好、稳定好、发展好个体工商户,网购如何维权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并介绍了2022年云南市场监管部门12315投诉举报和助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情况。

本报记者 李正雄

  • 报头

  • 营造健康有序市场环境

  • 用好深入基层这把“金钥匙”

  • 承诺书不是摆设

  • 让世界共享云南味道

  • 下期介绍

  •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 有美丽形象更要有宜居环境

  • 微看点

  • 创新监管方式严防假慈善真行骗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