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创新监管方式严防假慈善真行骗

丁慎毅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起底“苦情直播间”的套路,主播“儿子们”专门骗老人买“神药”。这些主播平常会在直播时以帮忙解决纠纷、调解家庭矛盾骗取老人的信任,随后便推荐老人购买直播间里号称有神奇疗效的产品,但其实这些产品都是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普通食品。

近年来,线下的“保健品坑老”在多方治理下,靠打亲情牌坑老人的“儿子们”有所收敛,现在这些“儿子们”又跑到线上坑老了。从社区到直播间,玩的是同样的套路:先骗取老人们的信任,再让老人们为这一信任买单。在“苦情直播间”里,成本价1.2元/盒的产品被卖到99元10盒,竟然已经卖出一两千万盒,网络苦情戏主播每卖出99元的产品能挣80元,这些“儿子们”坑老可谓坑出了新境界。

202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对直播营销平台的自营责任、核实直播间运营者真实信息的责任,以及审核义务与连带责任均有规定。2022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部门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其中提出要“督促平台企业强化平台销售和直播带货产品的质量管控和追溯”。为何在央视“3·15”晚会曝光之后,所涉及的多个网络直播账号无法搜到?这些人有的之前一直做公益,有的还是平台认定的公益大使,不排除平台对于他们存在包庇护短的可能性。

除了平台原因外,监管信息不共享也是一个原因。一些平台固然可能下架网络直播号,但相关团队可以转移到另外的平台上,换个马甲,继续欺骗老人们。同时,一个骗局的收益往往数以百万、千万元计算,但被查处后,罚金可能只有数万、数十万元,威慑力严重不足。

预防线上坑老,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监管方式。像浙江省,举报保健品违法行为可获得政府现金奖励,宁波市就请老年人卧底,协助执法部门侦破保健品虚假营销,卧底老年人又现身说法教育其他老年人等,都是不错的创新,这些做法都可以搬到线上来。日前,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发出关于防范“假慈善、真行骗”违法活动的提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苦情直播间”这种以先做公益博取信任再行骗的方式,应属于“假慈善、真行骗”的范畴。

预防线上坑老,还要以需求为导向,促进社区服务和政府服务升级。像进社区的科普宣传,要以老年人普遍存在的慢性病为导向,向老人们宣传目前慢性病的医疗局限、正确的康养常识,以及慢性病方面的政策。如果家庭医生能够到老年人家中服务,“儿子们”欺骗老人买神药的骗局就会减少。同时,服务升级还包括社区的全民主过程服务,解决好老年人家庭纠纷、社交活动、居家养老服务等问题,避免骗子“假慈善、真行骗”。

  • 报头

  • 营造健康有序市场环境

  • 用好深入基层这把“金钥匙”

  • 承诺书不是摆设

  • 让世界共享云南味道

  • 下期介绍

  •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 有美丽形象更要有宜居环境

  • 微看点

  • 创新监管方式严防假慈善真行骗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