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寿华 通讯员 李光明 文/图
20世纪90年代,中交集团开始挂联帮扶怒江傈僳族自治州。27年来,一批又一批中交人跨越山水来到怒江大峡谷,扛起央企对口帮扶重任,实施交通、产业、教育、就业、医疗、生态、文化等一系列项目,培育形成“中交助梦”帮扶品牌。
2021年3月,中交四航局党委工作部副部长林崇辉接过“中交助梦”接力棒,从千里外的广州市来到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两年来,他把贡山当第二故乡,把群众当亲人,用汗水和智慧浇灌贡山大地,结出累累硕果。
深耕产业 助农增收
因地处高山深谷,位置偏远,交通运输不便,独龙江乡一直没有现代化农副产品加工厂,草果、羊肚菌等农产品无法从种植延伸到加工,加工难、销售难等问题制约了独龙江乡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林崇辉上下奔走,积极协调,争取到中交集团1000万元资金,建设独龙江乡农副产品特色庄园。庄园总规划用地面积6303.4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73.3平方米,目前已建设完成,可对草果、羊肚菌、竹笋、灵芝、重楼等产品进行烘干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不仅为企业带来效益,也助力农户增收。
“以前草果价格多少、什么时候收,都是收购商说了算。现在乡里有了加工厂,以后种草果没有顾虑了。”孔当村村民腊正文是草果种植大户,得知乡里建了草果加工厂后,他高兴地说,“中交亲人帮独龙族群众办了件大好事。”
林崇辉经常深入基层调研,积极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乡镇干部沟通,精准制定年度帮扶项目计划。两年来,林崇辉大力推动中交集团在贡山县实施39个帮扶项目,投入资金7946万元,项目涉及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内容。
林崇辉积极向中交集团和中交集团驻怒江工作组汇报,争取资金及技术支持,推动贡山5个乡(镇)成立5个村级建筑公司。现在,贡山县有村级集体经济公司12个,26个村、1个搬迁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超10万元,其中2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突破百万元,解决了1117人的就近就业问题,发放劳务工资752.2万元。
在中交集团的帮扶下,贡山县的草果、羊肚菌等林下经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各村寨的支柱产业。
强化培训 教育帮扶
在产业帮扶和解决村民就业的基础上,林崇辉把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重点工作,积极统筹定点帮扶贡山县的中交集团4家二级单位二航局、四航局、中交投资、三公局力量,每年合力支持贡山县干部教育培训资金100万元,实施“中交助梦·教育提升”干部教育主题培训行动。
林崇辉主动联系广东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推动贡山县委组织部与广东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合作举办3期专题培训,142名干部参训。培训期间,培训学员还到四航局地铁十二号线、会展西路项目等大型项目进行参观学习。
2022年,在林崇辉的推动下,贡山县委组织部共在县内外举办14期干部培训,1634人次参训,其中基层干部1439人次、乡村振兴带头人120人次、专业技术人才75人次。
林崇辉把干部素质提升的着力点放在文化振兴和长远发展上,推动中交集团投入225万元,实施秋那桶村怒族文化展馆修缮及基础设施建设、县融媒体中心储存服务系统提升等项目,援建独龙江乡乡村振兴实训基地。协调投入108万元完善县委党校教学基础设施,提升县委党校整体办学水平。
作为分管领导,林崇辉带队到大理等地学习先进创建经验,推动贡山县提名为云南省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供电局荣获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他向中交集团争取到26万元,提升改造独龙江巴坡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林崇辉结合县情实际组织修订《贡山县地震应急预案》,并牵头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桌面演练。他把边疆教育帮扶当成头等大事,引进国家海事基金会,为独龙江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援建海洋图书馆,捐赠9000册图书;开展中交茨开新时代幼儿园援建工作,解决搬迁家庭适龄幼儿就近上学难问题。还经常自掏腰包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购买生活和学习用品,资助生活费。
今年3月,林崇辉任期满离开了贡山,他说:“帮扶两年,牵挂一生。今后会时刻关注贡山的发展,力所能及为贡山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