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条通村路 串起好山好水好生活

灵宝山移民安置点 对外连接公路。

深秋的小湾,秋雨绵绵、云雾缭绕。在南涧彝族自治县小湾东镇新民村委会灵宝山移民搬迁安置点,一条新修建的农村公路通到村民家门口,公路上小货车、摩托车往来不断。就在前不久,这条全长5.53公里的灵宝山移民安置点对外连接公路建设完工通过验收,正式通车投用,不仅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也铺就了一条农村致富路。

58岁的杨世芝是小湾电站库区移民,2015年搬迁到灵宝山移民安置点后开了一家小百货店,每隔10天就要进一次货。“以前路不通的时候,我家进货的运费一趟要60元,现在路通了每趟只要20元。”如今家门口通了水泥路,杨世芝和村民都从中受益。

平坦的公路不仅缩短了村民们出行的距离和时间,也有力推动了当地农特产品“出山”,拓宽了农民增收新路子,加之小湾东动车站的通车运营,更是打通了无量山深处与外界连接的通道。

“今年来安置点收购核桃的商人比往年多。”杨世芝说。最令她高兴的事不止“城货进村”的运输成本低了、“山货出山”更快捷了,“我去昆明看孩子都不用再去祥云坐动车了,现在从家里到小湾东站只需要30分钟,非常方便。”杨世芝高兴地说。

位于黑惠江畔的灵宝山移民集中安置点是小湾东镇4个移民集中安置点之一,主要安置新民村委会新华、新合、新山及五么底4个组共50户201人。通村公路作为灵宝山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基础配套设施,安置点在建设之初就已经做好了进村道路的硬化规划工作,但是一直到今年才得以硬化通车。“这条路本来是2014年就要完成硬化的,但是当时正好遇到大临铁路开工建设,这条路被作为项目的施工便道。”南涧县搬迁安置办公室安置股股长董志刚介绍,当时大临铁路的拌和站就设在安置点的下方,这条路是运输车辆的必经之路。“为了避免资金浪费和重复投资,我们一直到大临铁路建设结束才开始硬化。”

修好一条路,带“活”一片村。灵宝山硬化项目道路工程修建不仅让安置点群众受益,沿线的阿红田、赵家、岩子头等15个村组的459户农户1740人也因此而受益。

本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杨朋桂 欧阳贵鸿

  • 暖心驿站 温馨如家

  • 一条通村路 串起好山好水好生活

  • 报头

  • 创新模式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 县域医疗水平实现新提升

  • 群众在家门口看病更方便

  • 让矛盾纠纷化解更接地气

  • “幸福食堂” 暖心暖胃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